昆仑丘,上古伏羲“王都”所在地

发布时间: 2020-06-19 09:57:00 信息来源: 太行日报

字号: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印

   

  ①昆仑丘(析城山)圣王坪。

   

  ②分布在圣王坪东南向的人居岩龛。

   

  ③昆仑虚示意图。

   

  ④ 伏羲墓及祭伏羲台遗址遗迹。(资料图片)

  古今史界公认伏羲位列三皇五帝之首,称“百王先”。汉《五帝记》中记载“帝伏羲氏,都宛丘”,《潜夫论·五帝德》记载“伏羲世号太昊,都于陈”。那么,宛丘在哪?“陈”在哪?伏羲王都在哪?

  汉代以后,人们误将春秋时的陈国,也就是现在河南淮阳当作伏羲“王天下”时的王都。然而,近几十年来考古证实,淮阳最早文化层不会早于公元前两千五百年,也就是说距今四千五百年前,淮阳一带还无人类居住,而伏羲是公元前六十世纪人,距今八千多年,由此可见淮阳并非伏羲王都。

  一个氏族、部落的生存、发展,首先必须选择适合人类居住、生存的环境为据点。原始先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很脆弱,只有气候适宜、无水旱等重大自然灾害的地域才能成为“王都”所在地。在生产力极端低下的原始时期,人类多居住在天然洞龛、黄土窑洞或半地下洞穴之中。氏族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都离不开采摘、狩猎及适宜耕种的土地和驯牧家畜的草地。昆仑丘位居天中地中,有天龙地龙护佑,从古气候、古地理环境看,正是适宜人类居住、建立“王都”的理想之地。经科学考证,昆仑丘最佳宜居期亦始于公元前六十世纪,符合伏羲生存的年代。王屋山区地势较高,有取之不尽的灰黑色燧石,有用之不竭的泉水、涧水、野果、禽兽,更有满山遍野的天然岩洞和黄土窑洞可供人栖居。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独异于世的人文地理景观,使得王屋山区昆仑丘成为太皞伏羲部落立都的首选之地。

  历朝历代,择址建都都是一件国之大事,华虚、太皞部落择址“王都”亦然。伏羲时代尚处于“前国”时代,既无“国”之概念,亦无“都”之必要,故无“都”之存在。据史料记载,所谓伏羲“王都”,只是商周时的人们以当时的观念,给伏羲所居之地或伏羲墓所在之地取的名称,并非后世意义上的国都或王都。实际上伏羲这样的“先君”既无宗庙,又无牌位,甚至只有墓而无坟无陵。故此,先君主墓之所在即为“都”,只要找到并认证伏羲之墓便可证明是太皞伏羲之都。

  伏羲由天龙地龙推演太极八卦而能预知时间时令,后人认为伏羲是善于预测未来、预测人生的天皇、圣王。那么,伏羲的出生地和墓地便理所当然成为风水家和世人顶礼膜拜的风水宝地。风水堪舆称“龙角地为最吉之葬地”,意谓龙角地归藏有圣王;《周礼·春官·乐师》“诏来瞽皋舞。”皋,告知也,意为后人在郊野水边高地以新禾祭祀祷告先圣王。据此可知,伏羲墓地当在两龙角交汇处的水边高台。本世纪初,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研究所研究员,偶然发现山西省阳城县王屋山区的析城山地形地貌酷似龙形。科研人员通过深入研究道家风水学说和古代帝王祭祀礼仪,历经多年研究考证,于2006年8月9日在昆仑丘鼎湖(娘娘池)北侧两龙角交汇处之高台现场考察,确认高台中心即为伏羲墓。很快,科研人员又在昆仑丘中央找到了伏羲举行祭天、祈年仪式的天地元,祭天台遗迹和观象测天之“六峜”“晷仪”遗迹及其祭天取火燧石遗物,并在天地元西北坡下找到了人工开挖的宰牲池。

  史书记载太皞伏羲都于陈、宛丘,最早起自于春秋。“陈”早在妫满于淮阳建立陈国前五千年的原始社会晚期已有此字。“陈”字为会意字,《汉字源流字典》“陈”是由“阜”“土”“东”三个象形字组合成的会意字,“阜”本义为穴居上下脚窝;“土”,本义为撮土以祭,又解为土中,即地中,天下中;“东”,本义指初制灯笼之所在。因此,“陈”字当原创于黄土穴居处,原创于地中祭天处。昆仑丘及其周边至今仍有数不清的“穴居上下脚窝”,且位处祭天之地中、盐池之东。史料记载,伏羲时代华虚部落已设有专职运盐队。当年先民为了生存,从蒙汜(现今的运城盐池)背着装载卤盐的竹笼藤筐,驮到昆仑丘之后,便按老习惯将卤盐与其他各种物品都摆放(陈放)在老地方(陈地)圣王坪。于是人们把经常陈放物件的老地方习惯性地称作陈地,这个“陈”放之“地”就在昆仑丘。

  在漫漫长史中,一地双名、一地多名是常有之事。实际上“宛丘”其名更早于“昆仑丘”。“宛”字是会意兼形声字,“丘”字是象形字,“丘”的甲骨文就是两边高,中间低。“宛丘”是有巢氏、燧人氏时代,人类为躲避大洪水,由沟谷平川迁居高丘地带时,依据迁居地宛状、丘状地形所起之名。昆仑丘北部的圣王坪也是四周高中央低,相对高差约几十至二百米,形如宛状、丘状。据此推断,“昆仑丘”是伏羲在宛丘观象测天,授时推历,掌握天象变化规律后给宛丘起的新名词。也就是说,宛丘与昆仑丘是一地双名。 (本报记者 李秀萍 整理)

 

 

  


责任编辑: 张娅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