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争相为“数字晋城”发声

发布时间: 2020-04-29 19:57:00 信息来源: 晋城在线

字号: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印

    今年是我市实施大数据发展三年规划的收官年,是取得大数据应用重大突破的攻坚年。在过去的2019年,我市已建成大数据中心机房、政务云平台、政务统一服务平台、政务信息共享交换平台、智能便民服务平台、智能政务办公平台等,为市级政府部门数据汇聚和资源整合提供服务支撑,政务事项网上办事排名第一,数字经济发展环境指数排名全省第一。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实施“大数据”惠民应用工程被列为十件民生实事之一,必将进一步助推大数据在民生服务中的广泛应用,让民有所需、“数”有所为成为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重要引擎和具体实践。“两会”期间,围绕这一实事项目,加快推进大数据应用、加速建设智慧城市也成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广泛热议的话题。

  提升智慧政务水平,加快数字政府建设

  去年以来,本着让人民群众少跑路、办好事的原则,我市不断深化“放管服效”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实现了“一枚印章管审批”和“一门进出办民事”,极大地方便了办事群众从互联网和微信公众号等多渠道进行线上业务办理。

  “近年,全国和省级政务服务平台均已推出,实现了全国、省、市三级行政审批业务线上办理功能,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数据融合,极大方便了办事群众,提升了工作效率。但真正实现全国互联网与政务服务深度融合、整体联动、部门协同的目标仍存在较大差距。特别对于县区级行政审批部门而言,信息孤岛现象依然客观存在,极大影响了为群众办事的质量。”会上,代表郝海林直接指出了我市政务数据共享中存在的问题。他认为,目前,在全国、省、市范围内,各部门、各系统线上业务平台存在各自为政现象,平台之间相互独立,信息数据难以共享,造成同样的信息需要在多个部门的平台进行录入、审核、公示,极大增加了工作量。同时,县区级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缓慢,在一定程度上对县区级行政审批工作形成掣肘。

  郝海林建议,推进各部门、各系统之间数据的深度融合,打破信息孤岛,实现基础数据互联共享,同时完善各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机制,配套相关软硬件设施,加快市、县(区)级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建设进度及后台数据衔接工作,制定完善相关信息管理制度,实现政务信息一体化、智能化、共享化、便捷化,切实提升办事效率,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加快数字政府建设。

  委员郭圆也建议,要抓住当前信息化发展的有利契机,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入力度,科学合理布局5G、物联网等信息化产业,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要整合资源,提升全市政务信息化水平。集中优势力量,发挥大数据应用局职能和作用,运用云计算、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整合全市分散的政务资源,持续深化“放管服效”改革,最大限度实现利企便民,最大程度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委员崔利民建议,应在全市范围内推行晋城智能政务办公平台的使用。他认为,该平台是集即时消息、短信、语音、视频等沟通手段于一体的即时通讯平台,具有消息收发必达、远程视频会议、多终端消息同步、钉盘资料共享等优势,可完成办文办会、文件处理、通知通告、审批审查、考勤打卡、人事管理、在线学习等功能,形成“发现问题、及时上传、迅速处理、及时反馈”的工作机制,打破部门、层级界限,实现跨地域、跨层级沟通和扁平化管理,提升智慧政务管理新能效。

  推进政银数据共享,实现数字经济赋能

  当今,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日新月异,以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数字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数字技术作为重要推动力的全球数字经济蓬勃发展。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充分利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牵引作用,用大数据助力产业发展、动能增长、价值创造,引导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释放数字经济的叠加、倍增效应,推动了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委员石庆伟说,以晋城农商银行“不动产登记金融窗口便民服务”为例,过去市民办理贷款的抵押登记手续时,需要在银行、不动产登记交易中心往返。晋城农商银行“不动产登记银行金融端”上线后,通过在支行设立不动产登记受理窗口,企业和群众在办理贷款的同时可直接在银行网点申请抵押登记,不需再到不动产登记窗口申请,银行现场采集比对信息并扫描资料后,通过专线上传不动产登记中心,经过联网审核、登簿,再将登簿结果自动回传银行,在银行端使用经办人的身份证和人脸对比认证之后,即可实现自助打印“不动产登记抵押证明”。政银之间网络互通、信息共享,可以实现从贷款受理、审批,到抵押登记、放款的全流程服务,真正实现不动产抵押登记“零材料、零环节、一次不用跑”,效率大幅提高,群众获得感进一步增强,实现了不动产登记交易中心、银行和办贷市民的三方共赢。

  但是,以金融行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难题。石庆伟表示,如果政府大数据能够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向银行进行开放,银行即可基于权威性、统一性的大数据资源实现精准批量快速放贷,提高放贷效率,有效帮助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实际问题。同时,各行业也可利用政府部门提供的基础大数据,将分散的信息技术力量集中、整合使用,实现不同部门、行业的公共数据“一键查询”“整体分析”,从电子政务层面实现数据共享、区域内协同发展,加快产业转型,促进各部门、各行业为公众更好地提供服务。

  “在晋城市2020年重点工程项目中,‘市大数据应用平台’建设颇为亮眼,旨在建成集成治理改革应用、数字政府建设应用和数字经济应用项目。相信随着这一项目的推进,此前存在的数据分散、信息不畅等问题将迎刃而解,数据价值将得以充分的挖掘和体现,政府大数据也将对经济的发展和百姓生活水平的提升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石庆伟满怀信心地说。

  实施城市智慧管理,共享数字社会硕果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智慧城市建设,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城市管理提质增效,对城市停车系统和公交系统实施智慧化管理,努力实现数字城管全覆盖。其中,“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推动智慧停车系统运行”也成为两会期间频繁发声的“热点”。

    委员王俊波说:“停车难已成为城市面临的普遍难题,特别是在中心城市内居民区、商业中心、机关事业单位、医院、学校密集的地方,原有道路宽度有限,且周边大多数为住房密集且无正式规划附属停车场,小区居民与商业区的消费者、各单位工作人员、到市区办事、就医、接送孩子的市民的停车需求过于集中,造成停车位非常紧张。”委员冯娴说:“很多私家车因为在小区内买不到车位,小区外没有临时停车位或停车位不足,导致私家车不得不找到小区内无名道路路边停放车辆,这些地方一到晚上就成了群众自发的停车场。”代表李卫东说:“很多临时停车区域总有一些车辆一停就是几个月,甚至1年以上,成为堵塞公共空间、影响市容市貌的‘僵尸车’,长期占用公共资源。”

  停车难、停车乱的现象,既影响城市整体形象,又影响道路通行和交通安全,是城市管理的一大难题。为进一步提升城市停车管理能力和效率,委员刘公平建议,建设智慧停车管理系统,通过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将分布全市的所有公共停车设施的管理整合在一个平台,与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相衔接,同步编制城市停车设施建设专项规划;按照城市停车设施建设规范,对现有的停车场和路边停车位进行梳理和整改,主要解决停车场的交通组织和停车位的划线;研究制定全市统一的车位编号标准,建立智能车位检测系统、智能停车引导系统、智能化收费系统、智能化管理与服务系统。他说:“智慧停车系统的建成,将大大提升城市停车管理水平,减少大量停车管理用工成本,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今年,我市将智慧停车建设项目作为重点民生工程之一,在主城区改建1万个智能停车位,可有效缓解市区停车难、停车乱、群众出行不便等难题,对我市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打造中等智能城市全国样板、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此外,委员郭完计还提出了要大力实施“互联网+医院”模式,充分利用智慧医疗平台更好地为百姓服务。委员申建平提出了要积极推进物联网智能信息技术在消防应急处理领域的应用,利用大数据管理打造智慧消防。

  智慧城市涉及城市管理的方方面面,能让政府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效率得到不断提升,让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实惠和便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运用大数据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近年来,我市也致力于运用大数据手段来助力智慧城市建设。大数据,为我们的城市装上了智慧的“大脑”,让公共资源得到合理配置,让城市治理效能得到有效提高,市民可以更好地享受到城市的服务,感受到城市的温度。(撰稿:张培)


责任编辑: 赵立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