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19】这一年,一群人感动一座城

发布时间: 2020-01-02 09:42:00 信息来源: 太行日报

字号: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印

  痴情诗词的牧羊人靳学文,义务守护20多年的“最美文保员”程裕生,没有双手的“书法家”钟国义,20多年行走在“火山口”的老兵卜凡春……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很平凡,很普通。他们没有显赫的地位,没有耀眼的财富,也没有什么豪言壮语。然而,正是他们,用最朴实的感情和举动,在2019年的年历上写下闪亮的一笔。

  49期《凤周刊》,46个新闻人物,听着他们的故事,这一年我们一起走过。

   

   

   

   

   

  最无私的奉献

  程广军,接触心理学10年,在晋城及周边省市做家庭教育巡讲200余场,受益人数超10万;专注于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在她的帮助下,100余名网瘾少年走出虚拟世界,1000余名厌学的孩子重新爱上了学习,30余名辍学孩子重返校园。她还荣获了“第二届中国家庭教育百名公益人物”殊荣,也是我市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公益路上用爱播撒阳光。

  高平市马村镇大周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现保存有古庙宇、古民居、古城堡等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资圣寺、汤王庙、元帝阁等为代表的古建筑群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3月大周村被国家住建部和国家文物局公布为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而在大周村还有这样一位特别的古稀老人,义务保护文物20多年,还自发成立了一支文物保护队,此外,他用数十年的时间收集整理编写了大量有关大周村的历史典故、文物古建等,还自编自排戏剧,谱写村歌,为丰富村民生活,传承传统文化发挥着余热。他就是“最美文保员”——程裕生。

  在晋城,说起营养公益,就不得不提晋城市营养师协会理事长马三强。作为我市最早涉足营养行当的营养师、营养公益路的带头人、我市首个营养配餐管理软件研发者,13年来,从社区到乡村,从学校到家庭,从晋城到亮相全国,从一个人到一群人,在为百姓打造健康餐桌的创业路上,马三强带领着团队始终在路上。

  居家社区养老幸福汇模式创建者李爱玲,不到3年的时间,耗资千万,先后创办了我市首家以社区体验与上门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实体——城区西大街社区“幸福苑”养老项目,以及融合型养老服务机构——幸福汇白水社区康养照护驿站,倾心打造着老年人的幸福家园。

  今年7月,83岁的沁水退休教师李畴入选“中国好人榜”。从沁水好人到晋城好人,从山西好人再到中国好人,63年为3000多名患儿推拿1.5万次,却从没收过患者一分钱,他的事迹更是传为佳话。

  2002年,从部队转业来到兰花集团伯方煤矿,杨超峰完成了从军人到煤矿工人的转变。2008年远行藏地,他触发做公益的想法和行动,开始组建全国越野e族猎豹家族救援队,并于2016年底组建了“高平猎豹救援队”。10年来,杨超峰和猎豹家族救援队的队员们帮助寻找走失人员出动队员6000人次,水域救援600人次,帮助村民处理土蜂窝30多起,仅在晋城范围内组织道路救援500多起。今年9月,他被评为“晋城好人”。杨超峰说,太阳总有照不到的地方,他愿意贡献自己的萤火之热,让温暖在阳光照不到的地方升腾起来。

  说到医务工作者,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在一线工作的医生和护士。其实,那些默默在手术台下、病房外辛苦付出的行政和后勤人员,同样值得我们尊敬。今年“三·八”妇女节,市总工会授予的“十大女杰”之中,就有这样一位奋战在医疗战线的幕后工作者,她就是郭晋霞——晋城市眼科医院医务科科长兼工会主席。从事医务工作19年来,从药剂科到护理岗位,从临床一线到医务管理,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眼科医务工作者的崇高职责,为千千万万的患者播撒着生命的光明。

   

   

   

   

   

  最执著的坚守

  在晋城太行山腹地有这样一支部队,他们远离战场,却日复一日和弹药“做伴”,没有一刻松懈,他们被称为行走在“火山口”的战士,49岁的卜凡春就是其中之一。自1997年来到晋城后,他始终默默坚守在大山深处,在担负物资供应保障的岗位上,践行着一个军人和一个共产党员的初心和责任。“能吃苦,能吃亏,能寂寞,能奉献”,就是卜凡春的真实写照。

  骑坏3辆自行车、报废3辆摩托车、行驶10多万公里、受益上千人……一个人,让这一串数字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他,就是高平市陈区镇56岁的乡村投递员张树林。22年来,张树林每天奔波于村野乡邻之间,风雨无阻,经他的手投递出了10万多份邮件,上千份报刊,被称为常年奔忙在投递路上的“绿色使者”。

  上接10版

  7月27日,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十大读书人物”评选结果在西安揭晓,阳城退休干部郭恒勋榜上有名,76岁的他也是我省唯一获此殊荣者。从15岁上中学开始,郭恒勋就与书籍结下的不解之缘。他爱书、买书,藏书达2万余册,尤其是坚持61年天天写日记,3000多万字了。退休后,家中靠窗的小桌更是成了郭恒勋创作的基地。目前,他已出版发行文学著作12部,撰写读书札记50多卷,制作剪报50本。

  人常说,矿山是男人的天下。而在长平洗煤厂,女工所从事的工作同样重要,尤其是模块司机岗位上的女工们,面对艰辛的岗位环境与繁杂的工作量,干起活来,她们都毫不逊色于男人。聂建霞就是这些女模块司机中的一员。作为长平洗煤车间第一批女模块司机,聂建霞22年来始终默默奋战在洗煤厂一线,绽放着新时代煤矿女工的魅力与光芒。

  填补晋城话剧空白的追梦人杨凯进,“让话剧慢慢融入晋城人的生活,让走进小剧场看话剧成为这座城市的一种生活方式。”这是杨凯进的梦想,也是更多晋城话剧从业人员的梦想;

  一把小针刀,只有几钱重。可在晋城市康宁手外科医院康复疼痛科专家手中,却是为患者解除病痛的一把“神器”。从医近40年,从乡村医生到骨科教授再到针刀专家,从离开家乡到深圳创业再到回归故里,从小针刀传统疗法到超微刀的绝技再到独创聂氏整脊手法,为患者解除病痛,是他不变的初心和使命。

  5月15日,沁水县土沃乡南阳村热闹非凡,形式多样的演出吸引了众多村民前来观看。其中,非遗项目土沃老花鼓一队50人各亮绝活,大锣铿锵,小锣悠长,口噙鼓清脆……队伍的正前方,一位七旬老人正在卖力弓着腿、比划着手势,指导着队伍变换步法队形,美轮美奂。他就是土沃老花鼓第四代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祁学德。土沃老花鼓距今已有360多年的历史,作为土生土长的土沃人,祁学德从9岁起开始向老一辈艺人学习土沃老花鼓,他天资聪颖、禀赋极好,深得精髓要领,并用60余年的时间身体力行地将其发扬光大,成为土沃老花鼓传承第一人。

   

   

   

   

   

  最平凡的感动

  提起王内贵,泽州县下铁南村的老人们都知道,他曾是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在军营里摸爬滚打5年后退伍回到太行山区的泽州县。在部队,他曾奋不顾身地投入到抗洪抢险斗争中,还荣获了全国性军事大比武全军第一名的好成绩。回到家乡后,他在基层工作更是兢兢业业,不仅三进狼窝击毙了9条野狼为乡亲们除了山害,还开展科技扶贫发表了不少论文,即使退休后依然发挥着余热。2019年2月27日,因冠心病突发,79岁的王内贵溘然去世。回首他短暂而闪光的一生,身后留下了一长串革命军人踏石留印的闪光足迹。

  在泽州县大阳古镇景区,有这样一位特殊的讲解员,每每有大型旅游团队,外地来取经的交流团,以及有关部门来景区考察,他都会当仁不让地客串一把讲解员。他,就是大阳古镇旅游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李鹏鹏。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大阳人,李鹏鹏对大阳有着超乎于常人的深厚感情。从上高中时开始发表有关大阳的文章,到读大学后成为一名志愿者义务为游客进行讲解,再到收集挖掘整理有关大阳的人文典故,一直到放弃优厚的公务员待遇回到大阳为家乡旅游助力,这个90后晋城小伙用心用情讲述着不一样的大阳故事。

  在城区太行北路东关社区有这样一位“名人”,她能歌善舞,退休后不仅牵头组建社区合唱团,将合唱团打造成社区品牌,而且还热心教大家跳舞,并组建了“雪莲队”广场舞团队,丰富了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传递着正能量。她就是李莉,用歌声传递快乐音符,用微笑演绎幸福生活,用满腔的热情,发挥着自己的余热。

  在泽州县巴公镇,活跃着这么一个老年民间文艺团体,名叫红心艺术团,平均年龄65岁,成立于2006年。自创办以来,艺术团自编自演,参加演出近百场,镇里的春节汇演、市里的广场舞比赛及下乡慰问等,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他们的领头人、团长就是周士正,一位80岁高龄的退休干部。12年来,在他的带领下,这群可爱的老年人们绽放着最美的夕阳红。

  今年3月,沁水县公安局行政审批科科长窦江波荣获全省“十大杰出女职工”称号。作为一个有着22年警龄的“老民警”,窦江波从治安大队内勤到副大队长,再到行政审批科科长,业务上兢兢业业,不仅推出多项便民措施,创新的“34621”工作法更是受到群众好评,她参与办理的一起涉外案件还受到了嘉奖。此外,她还连续6年资助一名贵州贫困女孩,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爱心。

  回首2019年,值得我们记住的人还有很多很多:

  青藏高原的电力雄鹰张勇离开家乡离开亲人,连续三次进藏,为当地居民送去了光和爱;

  徒步穿越新疆狼塔的夫妻搭档薛少平、李秀英,本是知天命该享清福的年纪,却在不断地向大自然挑战,他们挑战的不仅仅是身体的极限,更是一种为梦想而活的态度和生活方式;

  更有身残志坚的泽州县巴公二村38岁的残疾小伙岳雷斌,痴迷剪纸,轮椅上剪出别样人生;没有双手的“书法家”钟国义,勤学苦练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今年国庆期间,还举办了小型个人书法展……

  这些平凡的晋城人,他们的坚守与执著,无私与大爱,都让我们倍感温暖。


责任编辑: 张娅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