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短板强动力为转型创新局

——二○一九旅发大会前看文旅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 2019-04-29 09:00:00 信息来源: 山西日报

字号: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印

  华夏古文明,山西好风光。

  山西悠久灿烂的历史、浩若星河的文化和三大世界遗产、三大旅游板块、大运黄金旅游廊道形成了我省得天独厚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新时期,文旅融合踏上新征程,全省上下对打造文化旅游战略性支柱产业寄予厚望。

  山西的文化旅游资源禀赋独特,但发展水平与文旅资源极不相称,成为山西文旅产业的“痛点”。在山西,交通等旅游基础设施的瓶颈、人员素质等旅游服务管理的症结、文旅融合不足等旅游产品供给的短板、旅游市场监管的问题、体制机制不顺的制约,使山西的资源优势尚未成为经济优势。

  2018年,山西文旅取得总收入6728.70亿元的佳绩,为促进全省转型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但未来任重而道远。2019年,山西文旅仍需砥砺前行。

  旅游服务短板不仅影响效益增长速度,而且制约景区发展质量

  4月21日,来自内蒙古的郝勇趁着来太原出差的机会,租车自驾到向往已久的晋祠游玩。

  晋祠自全面整治以来,景区周边面貌焕然一新。郝先生看到新修的路、新栽的树、整洁的公园环境,眼前一亮。

  然而,郝先生在景区开车转了两圈都没有找到停车场。只见在路边立着一个蓝色牌子“晋祠旅游风景区停车场”,新修的公路竟然被人当作停车场。

  按照指示牌指引,郝先生把车刚停好,一位身着黑衣、头戴遮阳帽的妇女,边敲车窗边说:“停车交10元钱,路边随便停。”

  本以为交了10元钱停车费就可图个安心的郝先生,一下车又被几个“导游”围了起来。她们没有统一的着装,互相竞价着导游费,“100元可不可以?”“80元走不走?”还没有进入晋祠博物馆的郝先生,已全无兴致。

  与此同时,长治八泉峡景区与晋祠景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4月21日,太行山大峡谷八泉峡景区门口的售货亭前,韩宇飞挥着手中的遮阳帽,不停招揽刚从旅游大巴上下来的十几位韩国游客。

  “现在景区游客越来越多,得益于景区的服务质量越来越好,管理也越来越规范了。”韩宇飞的评价里透着这个姑娘的见多识广。

  如今的八泉峡景区停车场生态化改建,游客中心功能完备,标识标牌统一规范。母婴室、环园广播、移动“医疗室”、应急救援、WIFI覆盖、智慧景区建设等设施一应俱全。

  保洁员申花峰在工作中遇到游客划伤手,但离最近有医药箱的地方还有500米的情况,在她的提议下,景区为30余名保洁员都配备了爱心医药包,随身携带为游客服务。

  在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全力创建国家5A级景区以来,八泉峡景区品牌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了双赢。2017年营业收入1.1亿元,带动当地精准扶贫人口1万余人通过旅游及相关服务行业脱贫;2018年收入1.3亿元,同比增长18.2%;2019年截至目前收入达到1850余万元,同比增长48.6%。

  “实践证明,要想实现文化旅游业的跨越发展,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是破解难题的一把金钥匙。”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盛佃清说。

  郝先生在晋祠的遭遇绝不是个例。去年以来,我省平遥古城、五台山等著名景区均因服务质量水平问题被媒体曝光。

  因此,2018年全省旅发大会上提出,要把握全省旅游发展大局,每年确定一个重大主题,每次会议要解决一个重大问题。也因此,“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成为2019年旅发大会的主题。

  把服务质量水平当成“生命线”,高标准抓文旅产业发展

  如何破解当前我省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偏低、基础设施不健全、公共配套服务不完善、景区景点建设标准不高等问题;如何把握好“安、顺、诚、特、需、愉”的旅游服务理念,推动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实现全省旅游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

  政府层面,在政策上给予旅游产业大力支持,捋顺旅游管理体制,将原来松散型的议事协调机构转变为议事协调决策机构。

  旅游主管部门,摸清“家底”、整合资源,丰富营销方式,举办有影响力的会议,完善旅游投诉平台建设,实施大数据战略。

  涉旅企业,下大力气把硬件搞硬的同时,把软件短板补起来,将“人才”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通过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共同发声,吸引不同受众的关注。

  己亥年伊始,省文旅厅对标一流,实施了一系列举措:

  召开全省文旅系统高等级景区提质增效座谈会,8家5A级景区和6家创建5A级景区负责人齐聚一堂,实打实研究怎样提升高等级景区服务质量和水平,增加旅游景区综合效益,树立引领全省旅游业发展的标杆;

  召开旅游市场营销座谈会,全省11个市的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以及我省20家旅行社负责人,就如何做好文旅融合宣传工作、加大旅游市场营销力度交流经验;

  举行全省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培训班,主动学习借鉴、全力对标对接,全面提升我省文化旅游综合执法服务水平和质量;

  举办首届山西省文化旅游创意产品设计大赛,完善我省文创产品创意、研发、转化、营销产业链,以及推动设计精品落地市场;

  举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验收推进培训班,旨在高标准、高质量完成首批国家示范区创建验收认定工作;

  召开全省文化和旅游项目现场推进会,明确了我省提升项目品质,加快培育文化旅游业发展新动能的项目谋划实施工作思路。

  丰富乡村旅游的功能和文化内涵,助力文旅产业高质量转型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

  文旅产业转型发展的探索,已然在乡村旅游中展开。

  2019年春节期间,我省推出了以“找年味,来山西”为主题的十大年俗文化特色系列活动,开展了以“春满三晋欢乐万家”为主题的三大板块12类文化惠民活动,为市民提供了返乡探亲、乡村旅游、春节祈福的极佳体验场所,大大提升了游客的文化体验度。

  进入3月份以来,樱花、桃花、梨花、杏花、连翘等盛开,各地因地制宜,纷纷推出以“花”为主题的旅游节庆活动。

  3月26日,“古中国·大运城”美丽乡村百花节在盐湖区桃花岭启幕。

  “花开盐湖”泓芝驿梨花节、河津市桃花节、永济市薰衣草节、阳高杏花节、太行山连翘节、闻喜山楂花节、华辰樱花文化旅游节、汾阳汾酒文化景区杏花节等百花齐放,吸引了大批游客。

  3月28日,高德“山西省旅游扶贫地图”在阳曲县店子底村正式上线,首批上线100个旅游扶贫示范村,展示示范村特产和特色文旅风貌,为游客提供吃、住、行、游、购、厕等全方位旅游信息服务。

  同时,为全面提升乡村旅游的发展质量和综合效益,以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为核心,以规范提升乡村旅游发展为重点,我省酝酿推出首批100个乡村旅游示范村。此举将完善我省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乡村旅游环境,丰富乡村旅游产品,不断拓展乡村旅游功能和文化内涵,促进乡村旅游向市场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在“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牵引下,全省文旅产业在文旅融合、乡村旅游和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水平上下足功夫,取得了一季度旅游经济指标开门红。

  一季度,全省共接待国内旅游者1.05亿人次,同比增长19.96%;实现旅游总收入978.71亿元,同比增长19.72%。

  改革创新扬风帆,奋发有为正当时。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华诞之际,让我们从春天出发,加满油、鼓足劲,聚起高质量转型发展和建设美丽乡村的新活力,引领全省文旅产业向一流进发。

  本报记者王少斐


责任编辑: 刘红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