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承父志接力扶贫 坚守初心青春不悔——记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郭子涵

发布时间: 2021-03-23 09:02:50 信息来源: 太行日报

字号: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印

在2月25日举行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陵川县附城镇台北村第一书记郭子涵,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成为我市唯一获此殊荣的扶贫一线人员。

“心情非常激动,也非常荣幸。尤其是听到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时候,我为能够参与到这么伟大的事业中感到骄傲自豪。”说起当天的情形,郭子涵仍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当时,我从李克强总理手中接过荣誉证书,总理提到我是女承父志,这让我既感动又惊讶,没想到总理居然知道我的事情。”

郭子涵说,这份沉甸甸的荣誉,不仅仅属于她个人,更属于所有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奋斗者、参与者。对郭子涵而言,她心中最想念的莫过于自己的父亲,“如果父亲能和我一起参会,能和我一起接过这份荣誉就好了。”

郭子涵的父亲郭建平,生前是兰花集团莒山煤矿职工培训中心主任,2017年12月,被任命为陵川县附城镇台北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

当时的台北村有101户310口人,建档立卡贫困户50户145口人,村集体没有任何收入。“村上没有什么产业,基础设施也比较落后,年轻人全部出外面打工,村里都是些老人、小孩,是个典型的空心村。”台北村党支部书记李向荣向记者描述了当时的情况。

为了尽快帮助台北村脱贫摘帽,老郭书记带着工作队,挨家挨户讲政策、跑资金、上项目、兴产业,常常几十天不回家。在郭建平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村里培育起了苗木产业、发展了中药材种植、建成了光伏电站,顺利摘掉了贫困帽,村容村貌有了大改观,老百姓的日子也有了很大起色,可郭建平却因劳累过度,突发心脏病,于2019年8月2日倒在了扶贫一线,生命永远定格在了51岁。

郭子涵在整理遗物时,看到了父亲的工作日志。她仔细读了好几遍,对父亲的工作有了更深的了解。台北村究竟是个什么地方?能让父亲那样牵肠挂肚、义无反顾?于是,她决定放弃考研,和爸爸一样,到农村去扶贫。这一决定在家里炸开了锅,最担心的就是妈妈:自己刚刚失去丈夫,女儿又要奔向扶贫一线,这让她怎么放心。可郭子涵说,爸爸走得很突然,他一定是带着遗憾走的,作为女儿,她要替爸爸把没能完成的工作继续做完,让他走得安心。

郭子涵的决定得到了组织的肯定和妈妈的支持。在父亲去世一个月后,郭子涵被任命为台北村第一书记。她把父亲的工作日志放在身上,并在自己工作日志的第一行郑重写下了“2019年9月5日”。

郭子涵来到台北村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和村两委班子一起修建台北村到观村的路,这也是父亲郭建平生前最挂念的。可修路,对于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哪是件容易的事儿。每次跑手续的时候,郭子涵都要自己开车走盘山路,半个多小时的路程她走了一个多小时,下车后腿都软了。遇到雨雪天更是难上加难。

台北村的冬天非常寒冷,最低温有零下20多度,村里没有暖气,郭子涵盖上两床被子都冻得直哆嗦。可她说:“父亲是个做什么事都要坚持到底的人,我也不会认怂。”她几乎每天都泡在工地上,勘察路线、调整规划、争取支持,不懂就问、不会就学。终于,路通了。郭子涵说,看着村民们兴高采烈的样子,那一刻,她觉得什么都值了。

李向荣感慨地说:“看到子涵真心实意为村里办事,村民们都竖起了大拇指。小郭书记和老郭书记一样,都是咱老百姓的贴心人。”

在郭子涵和村两委以及工作队的努力下,台北村先后建起了蓄水池、文化活动广场、新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药茶加工车间,进行了公厕改造,整治了河道,发展了500多亩白皮松、连翘育苗基地。为了解决老百姓冬季取暖问题,郭子涵还积极推进“煤改电”项目。村民张天发兴高采烈地展示着年前刚刚安好的暖气,“方便卫生、干净省事,也比较省电,一个月电费才一百五六十块钱。”

为解决村里后续发展难题,郭子涵与村两委班子利用台北村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发展民宿旅游,并多方联系,为村里争取政策资金。在一次与湖南卫视拍摄节目时,子涵便通过芒果V基金,为村里争取到一台旅游观光车。

“当时导演组说要实现我一个愿望,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帮村里争取一台旅游观光车。因为村里老年人多,行动不便,而且发展旅游也用得上。”郭子涵觉得能为村上做点事,比什么都重要,“当时导演组不同意,我就连着好几天和他们沟通,最后终于把这件事谈下来了。”

女承父志接力扶贫,坚守初心青春不悔。郭子涵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中国好人”“2020年感动百姓·山西乡村爱心大使”“晋城楷模”等光荣称号。

“习近平总书记说‘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我们青年人更要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为党为祖国为人民多作贡献。未来,我会坚守初心,解放思想,继续发扬钉钉子精神,努力奋进,砥砺前行。”在工作日志上,郭子涵郑重地写下了自己的承诺。(撰稿:赵亮 和建强)


责任编辑: 张娅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