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优质教育的阳光照亮晋城大地

​——晋城市积极推动教育强市建设

发布时间: 2025-10-23 09:02:39 信息来源: 晋城新闻网

字号: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印

“十四五”以来,我市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大思政课”建设、职业教育发展、教师队伍建设、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等领域精准发力,推动教育强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让优质教育的阳光照亮晋城大地。

“在程颢书院的青砖灰瓦间听‘五老’讲抗战故事,那些烽火岁月里的坚守比课本文字更震撼人心!”晋城一中学生李雨桐的感慨,正是我市“大思政课”浸润人心的生动注脚。

近年来,我市深耕“太行铸魂·德润晋城”育人品牌,让思政教育走出教室、走进场馆、登上舞台,接上地气。从城区程颢书院的革命往事探寻,到泽州中心县委旧址的青春誓言传唱;从高平杜寨八路军总部的展品对话,到阳城町店战斗的烈士缅怀,六县(市、区)联动打造的实景思政课,让青少年与英雄“跨时空对话”,与信仰“零距离接触”。通过“高校带高中、高中联初中、初中帮小学”的学段结对机制,100余节思政金课层层传递,2213名专兼职思政教师用心播撒信仰种子,10所学校德育工作经验做法入选省级以上典型案例。

职业教育正与产业发展深度相融。我市紧扣“1+5”现代产业体系,高水平打造了光机电、文旅康养两大市级职教集团。省级光机电市域产教联合体里,国科光电的光刻车间、封装车间成了学生的实践课堂,从晶圆刻蚀到芯片测试的全流程操作,让“专业跟着产业走、课程围着岗位转”落地见效。山西科技学院的落户结束了晋城无独立本科院校的历史,1.42万名在校生在90余个产教融合基地里,成长为区域发展的急需人才。

以名师力量点亮教育星光。我市始终把教师作为教育质量的核心引擎,常态化组织校长教师赴教育先进地区取经,80个市级名师工作室如同“育苗基地”,让优质教学经验得以传承扩散。政策红利让教师队伍活力迸发。聚焦“选、育、研、管、用”五个环节,实施思政课教师职称评审单列,开展三年一周期轮训,五年间培育出637名省级以上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和教学能手。从吴洪兵扎根实训室十二年打磨技艺,到33名全国、全省模范教师坚守讲台,一批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如同点点星光汇聚成照亮学生成长的璀璨星河,为教育发展筑牢根基。

均衡提质推动教育公平。五年来,我市持续加码教育基建,新改扩建中小学49所、公办幼儿园71所,176所寄宿制学校旧貌换新颜,82个义务教育办学共同体让优质资源跨越城乡边界流动。

走进阳城县午亭小学,设施设备一流的餐厅、报告厅、师生公寓和多功能田径运动场让人眼前一亮。“现在这条件真是好,感觉娃在哪儿上学都一样了!”学生家长张立伟笑容满面。办学条件的改善看得见、摸得着:食堂快检实验室守护“舌尖安全”,声控防欺凌系统筑牢校园防线,学科专用教室、理化生探究实验室、创客教室,配备硬隔离防冲撞设施、安检设备,教室的“六有”目标逐步变为现实。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成绩单”上,数据喜人: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99%,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8.6%,均超出全省平均水平;33.5万人次获得2.45亿元资助金,近4万名农村寄宿生受益于营养改善计划。从城区到乡村,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成为晋城教育最温暖的底色。(郭超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