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一流找差距 改革创新促转型——赴河南省4市考察学习体会

发布时间: 2019-04-05 08:54:00 信息来源: 太行日报

字号: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印

  3月19日到22日,我随市党政考察团赴河南省4个城市进行了实地考察学习。从焦作到新乡,从郑州到济源,短短4天时间,对我来说,是一次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之行,也是一次对标一流、加压奋进之行。河南4市超前的发展理念、进取的精神面貌、务实的工作作风,不仅给我带来了震撼,让我感受到了压力,更让我找准了标杆、增强了信心、激发了干劲。

  对标一流,我深深感到,沁水与河南4市比较,差距在发展的质量和速度,根源在干部群众的思想不解放、改革创新意识不强。一是干部队伍的动力不强。长期以来,由于沁水身处煤田、资源丰富,而且区位、交通相对闭塞,部分干部满足于资源优势,习惯于靠山吃山,存在小富即安、小进即满的心态,缺乏居安思危的竞争意识。面对市场经济大环境,仍然习惯站在管理者的角度想问题、办事情,全力以赴抓项目、聚精会神谋转型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强,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动力不足,缺乏积极向上的干劲、先行先试的闯劲、勇争第一的拼劲、坚持不懈的韧劲,缺少对标先进典型、奋发进取的自觉和主动,单位部门之间、乡镇之间,单位内部干部职工之间,没有形成比学赶超的竞争态势和氛围。二是市场主体的活力不足。县域内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农村合作社等市场主体,普遍存在着体制机制不够科学、产品结构单一不能有效适应市场变化的问题,国有企业活力不足,民营经济发展不够充分,农村合作社规模不大、质量不高、吸引力不强。特别是民营企业,大多数仍然处于“家族式”“作坊式”管理阶段,面临着技术水平不高、创新人才短缺等瓶颈,无论是在数量、规模,还是在知名度、影响力上与河南4市相比,差距不是一步半步。三是改革创新的能力不够。干部群众视野不宽、见识不广,思想比较封闭、观念相对保守。对新政策、新问题、新要求的研究分析不够,对复杂矛盾、突出问题破解能力不足。不善于研究市场、发现市场、借势市场、开拓市场,不善于抢抓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要素配置的巨大商机。在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向发展优势的转换上,因为理念的落后、能力的不足、经验的缺乏,与先进地区仍然有很大差距。

  差距就是潜力,不足就是空间。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围绕“一个统领、三五支撑”总思路,对标一流、奋起直追,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全面拓展沁水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新局面。

  第一,要实现“动力、活力、能力”三大提升。面对转型发展道路上的各种瓶颈、难点、短板和弱项,我们必须坚持刀刃向内,自我革命,逐一破题。一要增动力。树立正确的考核导向,按照“奖得心跳、罚得脸红、融入日常、激励担当”的原则,完善考核评价制度,拉开奖金分配档次,加强结果运用,更全面、更准确评价单位业绩和干部实绩,大张旗鼓地表彰先进,激励各级干部在工作中比学赶超、争先进位。树立正确的干部导向,全面落实“三看三比三干三不”的要求,牢固树立重实干、重实绩、重基层的导向,重奖招商引资功臣、重用担当作为干部、重扶创业创新人才、重处破坏环境行为,真正把干事创业、干净担当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把敢于负责、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把在关键时刻、重大任务、突发事件、斗争一线豁得出来、冲得上去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旗帜鲜明为干事创业者撑腰鼓劲,推动更多工作进入全市、全省、全国第一方阵。二要激活力。营商环境是最基础的竞争力。要千方百计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坚持以企业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继续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大力推进“不见面审批”“最多跑一次”标准化建设,不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严厉打击干扰企业正常经营生产的不法行为,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全要素的服务保障,让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更有空间,活力充分迸发。要坚定不移鼓励、支持、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发展壮大,通过税收奖励返还、房租补贴减免、土地租让结合等举措,鼓励人人创业、全民创业,支持企业建立研发中心、技术中心,注重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和人才培育,培养集聚本土技能型人才、行业领军人才、高技能人才和创新团队,形成服务企业发展的常态长效机制。要在招商引资上实现新突破,重点实施要素招商、专业化招商、精准化招商,以结果为导向,以落地论英雄,加大考核力度,兑现招商政策,强化队伍建设,扩大招商引资成效。三要提能力。提升谋划发展的能力,主动研究经济工作、熟悉经济工作、驾驭经济工作,不断改进领导经济工作的观念、体制、方式和方法,高标准做好县域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科学性、规范性。提升把握政策的能力,认真研究政策、争取政策,从政策风向中找信息、找线索、找机遇、找项目、找资金,用好用活用足政策,创造性抓好贯彻落实,在发展中充分发挥政策的最大效益。提升狠抓落实的能力,重拳整治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假作为,做到亲力亲为、担当作为,多说怎么办、不说不能办、做到马上办,让“扑下身子、狠抓落实”成为应有的姿态,让“干就干好、做就做成”成为工作常态和干事主流。

  第二,要抓好“煤层气”和“文化旅游”两个主战场。对标河南、融入中原,必须立足沁水实际,以煤层气、文化旅游两大优势产业为纽带,把产业优势打造成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发展优势,为沁水“走出去”“引进来”打开全新的通道。要把推动煤层气产业大发展作为全县产业转型的“第一抓手”和“头号工程”,围绕建设“一区三基地一中心”的目标定位,以煤层气为媒,强化与中原地区的产业合作,加强关键技术攻关,有效提升产能,推动就地转化利用,真正把沁水煤层气打造成一张“响当当”的国家级名片。要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瞄准中原城市群的旅游市场潜力,以“赵树理文化旅游嘉年华”系列活动为牵引,立足沁水独特的生态环境资源优势,聚力农林文旅康产业融合发展,在丰富内容、提升品质、创建品牌、提高效益上下功夫,大力发展体育健身、健康养老等产业,做好“旅游+”的大文章,叫响叫亮“千年古县·如画沁水”。

  第三,要聚焦“项目”这个关键点。产业转型的抓手是项目,支撑在项目,落脚点也在项目。要围绕“深化转型项目建设年”,紧跟国家和省、市政策走向,立足沁水的产业基础和要素优势,精心谋划、储备一批产业转型项目、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民生改善项目。要着眼煤炭产业“减”“优”“绿”,加大煤炭深加工和煤矸石、煤矿瓦斯等资源综合利用,大力发展煤电、煤基新材料等产业,提高煤炭产业整体效益。要着眼煤层气综合利用,重点发展煤层气装备制造,支持发展以煤层气为燃料的精密铸造、机械加工等高附加值产业,推进地面开采煤层气热电联产项目建设。要着眼发展全域旅游,加快推进历山、柳氏民居、太行洪谷、湘峪古堡等重点景区建设,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市场化、专业化、公司化运营。要着眼农业特色化、品牌化、优质化,集中打造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林药产业优势区、规模养殖优势区、种植业优势区。要着眼服务业创新发展,大力发展太行洪谷、梅苑康养小镇、张峰康养小镇等康养项目,重点建设煤炭、煤层气、农产品和商贸物流中心,支持传统生产企业、农业龙头企业和商贸流通企业通过第三方电商平台开展网上营销。要抓好项目服务,一个项目一套班子,跟踪对接、全程服务,做到一周一调度、一季一督查、半年一公示、年底评比总结,确保项目如期投产达效,为沁水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强劲支撑。(作者为中共沁水县委书记  原光辉)


责任编辑: 张娅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