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为庆祝建党97周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从6月28日起推出12集大型广播纪实文学《梁家河》,以极富有感染力的声音、极为专业的音频制作向海内外受众奉献精彩的“有声版”《梁家河》。 
  广播纪实文学《梁家河》,是在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纪实文学《梁家河》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有关纪录片和音视频资料的基础上改编录制而成。作品讲述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的知青生活,记录梁家河几十年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广播纪实文学《梁家河》充分发挥广播音频特色与多媒体传播优势,由央广十佳播音员主持人苏扬、黎春倾情播讲,作品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制作精益求精,感染力强。作品在忠于原著内容的前提下,音频版对语言表达进行了符合广播传播的可听性再创作。为增加作品感染力,丰富声音元素,音频作品中使用了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原声。为适当突出地域特色,节目中还使用了陕北民歌、民间音乐等营造氛围。

 
第十二集:走进新时代 

   2017年10月18日,梁家河的村民们齐聚村党支部,期待着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开幕。

   北京人民大会堂的掌声不断,梁家河村党支部会议室同样回响着热烈的掌声。

   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后,村民们感觉句句都说到了心坎上。

   “咱不能忘了过去的苦,不能忘了今天的好光景是咋来的!”

   “用总书记的话说,这叫‘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第十一集:家家户户过上了好光景 

   改革开放让梁家河村民过上了好日子。

   刘瑞莲小名“争气儿”,曾是一个苦孩子。在她的儿时记忆里,她和弟弟妹妹夏天几乎没有穿过鞋,晚上四个娃娃合盖一床被子,就连吃顿白馍馍都是奢望。

   17岁那年,刘瑞莲嫁给了梁家河村民巩政福。婚后的生活依旧艰难,一家人的饭桌上仍是少不了野菜。刘瑞莲说,在能吃的野菜中,一种叫“洋脑梢”的植物叶子最难吃,嚼在口中扎乎乎的,吃在胃里消化不了。她一吃就胀肚子,连着吃上几天手和脸就肿了。

 
第十集:要做行动上的巨人 

    
    “铁锁”是武晖的小名。

    “来,小朋友,进来进来!”窑洞内,知青对着窑洞门外的武晖轻声叫着。

    武晖没有动,衣衫破烂的他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他其实也不是小朋友,只不过身材瘦小,显得小罢了。

    那年,武晖14岁,比习近平仅仅小一岁,在知青到来之前,他刚从学校回到梁家河。他是一名初中生。

    武晖没有进去,站在门口听他们说话。他看知青,如同在看一个新世界。

 
第九集:泪别梁家河 

   1969年年底,跟习近平一起到梁家河插队的知青王燕生当兵走了。其后,不断有知青离开。

   返城的闸门打开了。1971年,国家开始在知青中招工、招干、招生、征兵。每年有千余名知青通过这些方式离开了延安。到1976年年末,留在延安的北京知青只剩下918人。

   1973年,习近平试图叩开返城的大门,他希望上大学读书深造,毕竟读书是他最大的愿望。

   这年,习近平和武晖一同去县里参加了考试,习近平选择的目标是清华大学。当时录取的方式是考试加推荐,家庭成分是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

 
第八集:要为人民做实事 

   1969年年底,跟习近平一起到梁家河插队的知青王燕生当兵走了。其后,不断有知青离开。

   返城的闸门打开了。1971年,国家开始在知青中招工、招干、招生、征兵。每年有千余名知青通过这些方式离开了延安。到1976年年末,留在延安的北京知青只剩下918人。

   1973年,习近平试图叩开返城的大门,他希望上大学读书深造,毕竟读书是他最大的愿望。

   这年,习近平和武晖一同去县里参加了考试,习近平选择的目标是清华大学。当时录取的方式是考试加推荐,家庭成分是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

 
第七集:沼气专业户 

      1974年1月,黄土高原已进入隆冬,马上就要过春节了,梁家河的乡亲们开始忙着准备年货。

      习近平刚刚当选为大队党支部书记,他一直琢磨着能为改变梁家河的面貌做些什么,琢磨着推动梁家河发展的切入点。

      灵感在苦苦思索中不期而至。一天,习近平正在翻看着报纸,当月8日《人民日报》刊载的千里之外的四川省大办沼气的两篇报道深深地吸引了他——如果我们这儿也能用沼气煮饭、照明该多好啊!

      梁家河地处偏远,烧煤要到百里外的煤矿去拉。一直以来,群众为了烧火做饭大量砍伐树木,造成... 

 
第六集:我就是一个农民 

   到梁家河两三年后,习近平已经能够说一口流利的延川话,他与当地人一样,把土豆叫“洋芋”,把馍馍叫“酶酶”。2009年11月,他到延安考察,仍能讲一口流利的延川话。吃饭的时候,他问陪同的陕西省委书记赵乐际能不能听懂“酶酶”是什么东西,赵乐际说不知道,他解释说:“‘酶酶’就是馍馍,白面馍馍,也就是馒头,是延川土话。”

   他熟悉梁家河的每一条沟、每一座山,熟悉梁家河村子里的每户人家。2015年2月13日他回梁家河,即使40年没有联系的人,他一见面就能认出来,大名、小名都能叫出来。

   他熟悉梁家河的饭菜。那天中午吃饭,他和彭...

 
第五集:修身 

     习近平一面进行着他的农民化实践,一面在书中汲取着精神、思想上的营养。

     “那个时候,除了劳动之外,一个是融入群众,再一个就是到处找书、看书。”习近平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这代人自小就受这种思想的影响。上山下乡的时候,我15岁。我当时想,齐家、治国、平天下还轮不到我们去做,我们现在只能做一件事,就是读书、修身。”

     在梁家河人的印象里,习近平常看砖头一样厚的书,吃饭时在看,上山放羊时,手中还不忘拿书阅读。

     那时因为不通电,天黑后不久,整个梁家河... 

 
第四集:北京娃 村里娃 

    像变了一个人,习近平努力弥合着北京娃和村里娃的差异,而这意味着一种脱胎换骨的转变。

    对于习近平来说,梁家河最难忍、最恼人的是跳蚤。陕北人叫它“虼蚤”。习近平皮肤过敏,跳蚤叮咬后用手一挠,就肿起了红疙瘩,越挠越痒,痛苦不堪。石春阳当年和习近平一起劳动,从他挽起的裤腿下,看到过习近平身上被跳蚤、虱子叮咬过的疤痕——他的小腿上到处是被咬过后肿起的红疙瘩,有的刚刚结痂,有的痂被抓掉,往外渗着血水……

    习近平他们寻找着对付跳蚤的各种办法。他们给炕上撒六六粉;进门的时候抖抖裤脚;有时烧一锅... 

 
第三集:“逃离” 

    1968年12月22日,毛泽东主席发出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这句话一落地,全国1700万青年学生——约1/10的城市人口,就响应号召,离开城市走向农村,开始了一段刻骨铭心的人生历程。

    青年习近平也成了这支迁移大军中的一员,起点是首都北京,终点是革命圣地延安。

    不过,习近平离开北京更像是一种“逃离”。

    1962年起,年幼的习近平由于受父亲习仲勋冤案的牵连,遭到歧视,在“文化大革命”中,家被查抄,他随母亲住到了中央党校。习近平在《我是黄土地的... 

 
第二集:美味的酸菜 

   习近平说:“当年乡亲们教我生活、教我干活,使我受益匪浅。我那时还是个十五六岁的孩子,什么都不会。后来都学会了,擀面条、蒸团子、腌酸菜,样样都行。那个酸菜很久不吃还挺想的。”

   2015年回梁家河,习近平和当年的“小伙伴”们一起吃饭,有一道菜就是酸菜。梁玉明说:“他可是吃了不少的酸菜和南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