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市凤鸣小学:“课后延时服务”让孩子不带书包回家

发布时间: 2021-12-27 10:07:56 信息来源: 太行日报

字号: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印

每天下午4∶30到5∶30,对于晋城市城区凤鸣小学的学生们来说,是他们一天中最为放松的时刻,也是属于他们的课后延时服务时间。“双减”政策实施以来,为了做到减“量”不减“质”,更好地服务学生和家长,凤鸣小学本着减量、保质、增效的原则,积极探索制定课后服务新举措,真正让学生“不带书包回家”。

学校怎么做——作业公示,控制总量,学生不带书包回家

12月15日下午,在凤鸣小学五年级三班的教室里,学生们在埋头书写课后巩固练习作业。黑板上清楚地写着当天需要完成的内容:语文默写《古人谈读书》,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介绍好的读书方法;数学基础题85页1—5题;实践作业为制作一张表格记录一天的活动,并计算出各项活动所用时间占全天时间的几分之几。

分管教学工作的宋校长表示,老师把需要完成的作业写在黑板上,一是清晰明了,更重要的是学校严格落实课后作业管理办法规定,要求老师们作业公示,控制总量,作业时长不能超过一个小时,并且要求作业基本在校内完成。学生做作业过程中遇到的普遍问题,老师们在延时服务时间统一讲解,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进行个别辅导。这样对学生们来说,作业的完成质量、速度以及准确度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作业怎么布置——减“量”不减“质”,“走新”更用心

教师史文欣说:“‘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学校各科老师下足了功夫,在作业设计上突破了以往重知识、轻能力的定式,减少了很多简单记忆、机械重复的作业,设计出一些具有实践性、创新性、趣味性、开放性的作业。”拿语文学科来说,之前学习完《爱祖国 爱家乡》这篇课文后,老师布置的作业大多是抄写生字、制作手抄报、阅读相关文章,孩子们交上来的作业千篇一律。但现在老师会结合政策背景、课标要求以及学生的能力特点来设计作业,有个性鲜明的京剧脸谱及文字说明、有独具特色的手裁小报、有思路清晰的景点导览图、还有如诗如画的精美图片,这样的作业让人耳目一新。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们做作业的时候,会主动查阅相关资料,会动脑思考、动手实践,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更有利于将我们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再以阅读为例,之前布置的阅读作业多是一些摘抄,或者写读后感,但是现在孩子们会进行主题对比阅读,针对一个作品的作者、内容、写作背景、主要人物性格特点等画出清晰的思维导图,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知识整合能力,还有助于培养逻辑思辨能力,孩子们在多元化的作业形式下,快乐学习、用心思考。

孩子们怎么说——有更多时间培养兴趣爱好

学校的一系列举措,得到了学生以及家长的一致好评。五年级学生郜烁然开心地说,“双减”带给他的变化非常大。他平时有很多兴趣爱好,比如朗诵和拼装。以前每天放学回家写作业占用大量时间,没有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但现在不一样了,每天晚上可以跳300下跳绳、做20个仰卧起坐,对着镜子诵读一篇文章,还能读一个小时的书,有时间的话还会帮妈妈洗碗、拖地,或者玩拼装和乐高。“以前孩子晚上写作业的时候,我们经常会因为一个问题争论得不可开交,现在在学校写作业,有什么问题及时问老师,不仅获得更准确的解答,而且做作业的效率大大提升了。”郜烁然妈妈说。

学校取消了学生放学回家后的书面作业,引发了部分家长对孩子学习成绩的担忧。为此学校专门召开了家长会,与家长们进行了沟通,告知家长“双减”不是不写作业,而是让孩子们在课后延时服务时间集中完成,从而缓解一些家长的焦虑。

家长感受如何——亲子关系大大改善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孩子们发生了大变化,家长们也轻松了不少。”一位家长表示,最明显的感受就是亲子之间的关系缓和了好多,没有了以前辅导作业时的“鸡飞狗跳。” 孩子放学回家写作业变成了阅读、健身、做家务3大项,孩子的情绪好了,家长的心情也好了。“运动锻炼了孩子的身体,做家务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一举多得。”

“双减”带来的不仅是作业量的减少,很多家长的教育观念也在发生转变,改变了过去让孩子拼时间、多刷题、盲目报班的行为,树立了“健康第一”的育儿理念,很多家长积极鼓励、陪伴孩子参与体育运动,不再额外增加孩子的课业负担。(撰稿:靳明)



责任编辑: 徐晓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