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扶贫故事】阳城县:下桑林村的带“劲儿”书记——白兵伟

发布时间: 2020-12-04 09:15:41 信息来源: 网信晋城

字号: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印

白兵伟,男,1977年9月出生,199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9年参加工作,2018年4月,他主动请缨,由阳泰集团西冯街煤业选派到蟒河镇下桑林村担任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长。

桑林村是阳城县南部边缘地区的一个贫困村,一面是桑林河,一面是土山坡,全村贫困人口42户、107人。两年多以来,他始终保持着高强度工作状态,累的时候就从抽屉里拿出一封珍藏的信……

    女儿的关心和理解,让他浑身充满了使不完的劲儿,也正是这股子劲儿,让他初心不改、热忱不减,始终朝着“下桑林村遍插脱贫茱萸花,村民酿出致富茱萸蜜”的目标努力奋斗。

靠韧劲解难题  走进村民心坎

面对不信任、不配合,他从来不气馁,带着驻村工作队一户一户敲开贫困户的大门,帮群众解难题、渡难关。

一个冬天的晚上,白兵伟敲开郭小鸟的家门,他看到石头和泥浆彻的几间瓦房的墙上裂了几道缝,阵阵凉风从缝里呼呼地吹来。“这个家穷得让人心里头发疼”。 白兵伟的心一瞬间就揪了起来,他下定决心,一定要让这一家人住上安全的房子。联系房屋加固工人,进城打听材料的质量和价格,向上级部门争取到14000元补助资金,帮忙干泥水活……终于,在崭新的屋檐下,贫困户郭小鸟一家拉着白兵伟的手哽咽地说:“白书记,还是共产党好啊!”

历经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走遍千山万水、想尽千方百计,他还协调相关部门帮忙解决了部分困难群众的就业问题、用水问题、医疗问题等,解决了村民的燃眉之急,暖到了村民的心窝窝。

使巧劲先扶志   拔走群众“穷根”

为解放老百姓的思想、提高村民素质,他带领村民走上一条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的道路,建立了村民大讲堂+爱心超市的“联姻机制”。

每月15日、30日在村委大院举行2次讲座。白兵伟主动张罗、先后邀请中国好人栗红莲、晋城市金牌调解员杨金会、当地派出所民警、县委党校等多家单位和个人,举行大讲堂十多次。

在全村推行参加培训“计积分”和“积分兑换商品”的办法。参加培训的村民都有“签到积分”,主动提问的有“奖励积分”,解答问题的还有“加分积分”。累计足够积分可在爱心超市兑换相应日用品。截至目前,参加“村民大讲堂”的村民达200人次,兑换积分7000分。

活动不仅能提升村民对党的方针政策的积极性、主动性,也激发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还为村庄营造了从善向上的文明新风。

用闯劲促创业带领群众致富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根本。

驻村以来,他跑遍了全村的土地和山头,多次邀请涉农部门领导和专家到村调研论证,最终为村里确定了山茱萸加工基地的产业项目,并争取帮扶单位西冯街煤业170万元的启动资金。23户签订长期协议的贫困户,户均年增收3000元,全村村民还享受到约5万元的价格补贴,约3万元的福利分红。

2020年5月,得知县里要举行县长直播带货活动,白兵伟二话没说,提着村里产的山茱萸和土蜂蜜直奔县政府办、县农业农村局,亲自上门介绍特产,热情打动了相关人员,把下桑林村的农产品纳入县长直播带货的商品。6月1日直播当天,下桑林村累计销售山茱萸和土蜂蜜约2100斤,销售金额共计12.6万元。下桑林村的贫困户第一次体验到了直播带货的甜头。

直播带货还不够。“我们要线上、线下两条腿走路,把更多农产品卖出去,卖个好价钱”。白兵伟倡导建立“农户+电商扶贫+合作社”的销售模式,帮助村民销售土蜂蜜约300斤、山茱萸约40斤、大豆约600斤,1000多斤的土特产品相继卖出去,贫困户的收入又多了一笔。

目前,4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年人均收入从原来的不足3000元提高到9000余元,全部实现稳定脱贫。

 明年开春,白兵伟有两个计划,一个是让茱萸蜂蜜产量翻一番,另一个,是带女儿看看漫山遍野的茱萸花……


责任编辑: 张娅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