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产业领航晋城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 2019-04-29 10:49:00 信息来源: 太行日报

字号: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印

中船重工新能源装备产业园生产场景。

 

  高质量发展

  1.煤层气产业

  全力建设“一区三基地一中心”(一区即国家煤层气产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三基地即生产基地、科研基地、京津冀中部地区调峰基地,一中心即全国煤层气交易中心),力争将产能增加到70亿立方米,5年内增加到200亿立方米。

  2.制造业

  推动富士康光机电产业核心技术、核心产业向晋城布局,共同组建纳米光机电研发中心。同时,出台了促进光机电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组建了光机电职业教育集团,设立了光机电园区,筹备设立50亿+10亿元规模的光机电产业基金。市政府与富士康科技集团举行合作座谈会并签署光机电项目合作协议;山西大学、晋城市政府、富士康(晋城)科技工业园区光机电产业政产学研用项目正式启动。

  全力推进总投资16亿元的中船重工新能源装备产业园二期项目、总投资21.2亿元的清慧年产5000万件轨道交通新型材料结构件项目以及长征动力三元锂电池项目一期建设。

  3.铸造产业

  加快推进南村绿色智能铸造创新产业园和晋钢智能铸造科技产业园建设,倒逼铸造企业上大关小、退城入园,形成320亿元的产值。开展中德合作企业家培训,与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合作开展“中国山西省晋城市能力建设促进可持续经济转型和工业升级项目”,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4.煤化工产业

  以兰花集团、天泽集团为龙头,加快“造气岛”建设,引进德国GPS锅炉技术和神华集团先进技术,集中供气,集约发展,建设巴公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综合改造升级项目,带动形成100亿元的循环经济园区,推动传统煤化工向精细化工转变。

  5.全域旅游

  全面启动“太行一号国家风景道”建设,开工建设华谊兄弟星剧场,并先后编制完成了全域旅游规划,启动了太行古堡群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开通了晋城至郑州、焦作、长治两省四地城际公交和京津冀“晋城太行康养号”旅游专列,推进了王莽岭机制体制改革,成功举办了第三届海峡两岸神农炎帝文化旅游招商系列活动,组团参加了《魅力中国城》第二季竞演,打响了“中华文明、晋城点睛,千年古韵、尽在晋城”的名片,荣获了“十佳魅力中国城”荣誉。

 

  山西大发展,晋城要先行!

  这就需要我们必须快马加鞭、先人一步,全力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

  如何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五大产业转型方向的确立,正逢其时!这是市委、市政府立足实际、着眼未来而科学谋划的,瞄准了晋城未来转型的战略性方向,是未来晋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

  五大产业即:一是围绕打造能源革命排头兵的领跑者,抓好煤炭先进产能置换、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能源,重点做大煤层气产业;二是以富士康集团为龙头,打造光机电产业;三是以泽州南村铸造园区和晋钢铸造园区建设为抓手,推动传统铸造业转型升级;四是加快造气岛建设,推动传统煤化工向精细煤化工转变;五是以重点景区、全域旅游为抓手,推进农林文旅康产业融合发展。

  方向明方能步子稳,路径准才会行得远。

  一年多来,在市委、市政府以“先行区”“领跑者”“桥头堡”三大目标为引领,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抓手,紧扣“3+5”政策体系,创优发展环境,一手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推动五大产业加速发展,为全市高质量转型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煤层气产业动力十足

  晋城煤层气资源丰富,探明储量占到全国的近一半。为将其打造成支柱产业,我市台了《关于创优营商环境促进煤层气产业发展的意见》《全市煤层气地面开采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评定标准》,弥补了全市煤层气地面开采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空白,推动了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同时,抢抓国家支持我省开展能源革命综合试点的战略机遇,积极争取国家能源局支持,全力建设“一区三基地一中心”(一区即国家煤层气产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三基地即生产基地、科研基地、京津冀中部地区调峰基地,一中心即全国煤层气交易中心),并筹划建设一批煤层气勘探开发项目以及输气管网和储气设施。2018年,煤层气产量达38亿立方米,煤层气产业总产值首次突破100亿元。

  今年以来,我市持续加大开采投资,紧盯郑庄、成庄、潘庄、马必、沁南五大区块的勘探开发,积极推进5个亿元以上项目建设,进一步增加产能和产量,力争将产能增加到70亿立方米,5年内增加到200亿立方米;强化全链发展,统筹煤层气上、中、下游全链式发展,加强煤层气液化项目建设,加强煤层气装备制造基地建设,构建产供储销立体格局;强化市场地位,逐步开展煤层气现货交易、期货交易、碳排放交易,逐级拓宽山西、中原、全国的交易区域,进一步提高晋城煤层气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为晋城转型提供腾飞的一只翅膀。

  制造业蓬勃发展

  去年以来,我市坚持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为方向,着力打造全省先进制造业基地,不断提升制造业整体素质。

  携手打造“世界光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光机电产业,始终将其作为全市转型发展的战略突破口,市委书记张志川多次与富士康科技集团高层进行座谈,市长刘锋赶赴深圳对接富士康,并专程拜访郭台铭先生,着力推动富士康光机电产业核心技术、核心产业向晋城布局,重点推动富士康投资63亿元的光机电项目和首批招商的20个项目尽快落地,并共同组建纳米光机电研发中心。同时,出台了促进光机电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组建了光机电职业教育集团,设立了光机电园区,筹备设立50亿+10亿元规模的光机电产业基金,着力培育光机电一体化的产业集聚区,打造全省全产业链发展的样板。2018年,富士康(晋城园区)全年总产值达到130亿元,增长40%。今年更是喜讯连连,3月14日,市政府与富士康科技集团举行合作座谈会并签署光机电项目合作协议,座谈会上,富士康科技集团副总裁卢松青提出与晋城携手打造“世界光谷”;3月15日,山西大学、晋城市政府、富士康(晋城)科技工业园区光机电产业政产学研用项目正式启动。目前,在开发区光机电园区,首批签约的20多家光机电企业开始陆续入驻,富士康纳米光机电研发中心正在加速建设。

  在做大做强光机电的同时,我市以金鼎煤机、江淮重工、天巨重工等企业重点大力发展成套煤机装备制造,并全力推进总投资16亿元的中船重工新能源装备产业园二期项目、总投资21.2亿元的清慧年产5000万件轨道交通新型材料结构件项目以及长征动力三元锂电池项目一期建设,力争早日达产达效。

  光机电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集聚,将为晋城转型发展提供腾飞的另一只翅膀。

  铸造产业蹄疾步稳

  铸造业升级是我市转型的又一个重要支点。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加大整合重组力度,加快推进南村绿色智能铸造创新产业园和晋钢智能铸造科技产业园建设,倒逼铸造企业上大关小、退城入园。

  据介绍,南村绿色智能铸造创新产业园一期工程目前已经完工,入驻上下游产业链项目28个;园区二期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全部展开;园区建成投运后,可入驻100家铸造产业链企业,形成120亿元的产值。

  总投资106.6亿元的晋钢智造科技产业园项目分二期建设,一期投资71.2亿元,二期投资35.4亿元,总建设工期3年,园区规划有中科院金属研究所晋钢高温合金联合实验室、“公转铁”铁路专用线、煜盛废旧金属加工处理、3D打印铸造等项目。项目自去年10月底开工以来,进展顺利,已完成规划设计和一期土地招拍挂手续;园区建设资金已到位,专业施工队伍已经确立,部分关键主体设备已开始订货。园区投产后,每年可新增产值200亿元,实现利税16.5亿元,新增3000余就业岗位。

  两大园区全部建成运营后,将形成320亿元的产值,对加快产业集聚集群发展,推动节能减排,实现铸造业的华丽转身具有重要作用。

  在此基础上,我市积极开展中德合作企业家培训,让铸造行业的管理者和技术人才走进课堂接受培训,同时,与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合作开展“中国山西省晋城市能力建设促进可持续经济转型和工业升级项目”,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煤化工产业未来可期

  3月11日,总投资100亿元的巴公园区气化升级改造暨产业结构调整项目正式开工。据了解,该项目采用先进成熟的粉煤加压气化技术代替巴公园区现有的62台常压固定床间歇式造气炉,建设超低排放锅炉岛代替现有的18台75吨以下锅炉,为园区煤化工企业集中供应氢气、一氧化碳、蒸汽等工业气体,生产己内酰胺、三聚氰胺等高附加值新材料产品,实现巴公园区煤化工产业新旧动能转换,由传统煤化工向高端精细化工转型发展,对推动传统煤化工向高端精细煤化工转型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近年来,我市煤化工产业虽然获得了较快发展,但也面临重大短板和瓶颈,尤其是在固定床间歇气化技术方面,由于单炉工效低、环保问题多的劣势日益显现出生命力衰退的迹象。在环保倒逼的严峻形势下,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刻不容缓!对此,我市以兰花集团、天泽集团为龙头,加快“造气岛”建设,引进德国GPS锅炉技术和神华集团先进技术,集中供气,集约发展,建设巴公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综合改造升级项目,带动形成100亿元的循环经济园区,推动传统煤化工向精细化工转变。

  相信不久的将来,全市煤化工产业将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前景大有可期。

  全域旅游亮点纷呈

  2018年,我市把全域旅游作为产业转型的重要突破口,全面启动“太行一号国家风景道”建设,开工建设华谊兄弟星剧场,并先后编制完成了全域旅游规划,启动了太行古堡群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开通了晋城至郑州、焦作、长治两省四地城际公交和京津冀“晋城太行康养号”旅游专列,推进了王莽岭机制体制改革,成功举办了第三届海峡两岸神农炎帝文化旅游招商系列活动,组团参加了《魅力中国城》第二季竞演,打响了“中华文明、晋城点睛,千年古韵、尽在晋城”的名片,荣获了“十佳魅力中国城”荣誉。2018年,全年旅游总人数6081.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57.29亿元,同比增长均超过25%。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紧紧扭住大景区整合不放松,全面展现太行旅游名城新魅力,努力把晋城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新一线旅游城市。具体为,加快大景区整合步伐,以王莽岭开发为龙头积极与省文旅集团等国内外大型旅游企业对接合作,按照5A级景区标准,全面启动景区基础设施提升和游客中心、锡崖沟水镇等项目建设,确保在2020年大交通体系形成时具备相应的游客接待能力。有重点地推进太行古堡密集区资源整合和开发利用,做好太行古堡申遗工作。选取50处左右古民居开展民间认领保护活动,提升文物古建“活化利用”水平。按照“一县一大景区”的发展思路,加快推动皇城相府、珏山、太行洪谷、炎帝陵等其他大景区建设。续建“太行一号国家风景道”244公里,年内完成投资15亿元。加快华谊兄弟星剧场项目建设,进一步放大优质项目品牌效应,年内新增5个3A级以上景区。以海峡两岸神农炎帝文化旅游招商系列活动为龙头,统筹办好太行山国际文化旅游节、“体验魅力中国城”等重大活动,持续做好非遗、演艺进景区工作,进一步叫响叫亮“晋善·晋美·晋城”品牌。(撰稿:闫来俊)


责任编辑: 刘红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