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一带有关炎帝的经典传说

发布时间: 2016-05-13 10:40:52 信息来源: 晋城在线

字号: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印

图为炎帝像。(资料图片)

  羊头山方言

  羊头山南北有两种特殊的方言:山南边的高平人把“我”字喊成“咩”,山北边的长子人把“我”喊成“阿”。这种特殊的方言称谓是怎样形成的?传说在以前,因羊头山朝高平,高平一带的村子夜间经常听到“咩、咩”的叫声;而羊尾朝向长子,靠长子一面的山坡上经常见到堆堆羊粪。所以,就传有“石羊吃高平屙长子”的民间俗语。久而久之,高平靠近羊头山南面一带的村子,人们因为听多了羊的“咩、咩”的叫声,“咩”这个象声词就成了“我”的代名词。比如有人问:“你是哪里人?”高平人就回答:“咩(我)是高平人。”而长子靠近羊头山北面一带的村子,人们因为种地用了羊头山的羊粪,粮食连年丰收,总盼着羊粪屙得越多越好。时间久了,“阿”字就代替了说话时用的“我”字。如果有人问:“你是哪里人?”长子人就回答:“阿(我)是长子人。”

  羊头山神农尝谷

  相传,很早很早以前,人们穴处巢居,茹毛饮血,因此多病而寿短。于是,炎帝立志要寻找一种食物,代替膻腥。他四处寻找,也不知涉过多少高山大河,尝过多少草籽树实。一天他来到一座大山里,累得骨软筋疲,气喘汗流,便躺在山坡上歇息。此时,忽见一只大羊跑来吃草。他精神一振,跳起来便去撵,羊一惊,跑上山巅即化为巨石。但看那羊吃草处,草有半人高,草头结穗,每穗九支,每支九籽,清香淡淡。他摘下一穗,用双掌一搓,吹去皮壳,一撮籽实,大小如沙粒,色泽橙黄,放入口中嚼嚼,香馨无比。他高兴极了,立即领氏族中人来采摘为食。后来炎帝又见先前籽实撒落处,长出青株,一粒果实变成千万粒。便斫木为耜,揉木为耒,伐荒拓土,播籽耕耘。日复一日,那播下的籽粒果然出土成苗,渐渐抽穗结籽。山中有毒蛟猛豕来糟害,炎帝便锁蛟于山下,镇豕于当坡,捍卫收获。等到天气转凉,草黄籽熟,这草籽,人称黑秬黍,至今羊头山下的老百姓仍这么叫。人们把籽实储藏起来,可吃到新旧接食。炎帝种出了谷子,远远近近的氏族都来归附,对他顶礼膜拜,生供死祀。

  长畛娘娘的传说

  据说炎帝曾娶了一位妻子,但不久这位妻子就去世了。后来,在距炎帝陵所在的庄里村2公里远的长畛村,炎帝又娶了一位夫人,人称长畛娘娘。炎帝在高平长畛村所娶的夫人是一位出色的女性。据说晋东南的名产“潞麻”就是她发现的。她将潞麻织成了布,结束了人类以兽皮、树叶遮身的历史。炎帝为了治疗瘟疫而死,炎帝死后,炎帝夫人继承了炎帝的遗志,继续采药治疗百姓。现今在长治县的五龙山上有一块大石头,石头上有一个硕大的脚印,据说就是炎帝夫人上山采药时留下的。炎帝夫人为炎帝生三子三女,其中一名就是精卫填海传说中的女娃。

  长畛村炎帝的岳母是一位“活观音”,传说因为她常随炎帝采药尝药,也成为一位解毒治毒的能手,尽其全力帮助他解谷毒,“小米有个眼,小麦有条缝”传说就是炎帝的岳母解谷毒后留下的痕迹。

  由于长畛村是炎帝夫人的娘家,至今在长畛村仍有一个不同于别处的习俗,即每当天旱祈雨之时,其他村只能恭恭敬敬地焚香向炎帝祈祷;而长畛村却仰仗是炎帝的岳丈家,竟然把炎帝像抬到院中阳光下暴晒三天 ,以此来惩罚“女婿”,逼他收敛炎炎烈火,降雨人间。

  羊头山下村落地名的传说

  高平羊头山附近的几个村落的名称都与炎帝传说有关。

  相传,炎帝部落有一年流传疾病,百姓被病痛折磨,于是炎帝亲自上羊头山采草药,曾经一日中70毒,最后尝了一种“断肠草”而身中剧毒,奄奄一息。这时炎帝不能骑马了,只好下马被人抬着走,后人便把这个村子叫做“换马村”(在换马村的村旁,立有“下马碑”:文官至此下轿,武官至此下马)。走了一段后,人们发现炎帝情况危急,连声呼唤,谁知炎帝已病势沉重不能回应,后人便把这地方叫成“不应”,后来取其谐音演变成现在的“北营村”。由于病情过重,炎帝不幸气绝身亡,人们把他抬到一个转弯避风的河滩上停灵,两天后安葬。从此,炎帝停灵的山沟便称为“卧龙湾”,装殓之地的小村称作“装殓村”,后来取谐音便是“庄里村”。炎帝死后,炎帝坐的宝马悲鸣不已,沿山奔跑,后人为了纪念炎帝,把那座山冈叫做“跑马岭”。

  五谷庙的传说

  高平炎帝陵右侧有座五谷庙,五谷庙内供祀着炎帝像。既然供奉炎帝,为何不叫炎帝庙而叫五谷庙?传说神农氏七十世而有天下,七十世中,只有八位于农耕文明有大发明大贡献的先祖,被尊为炎帝,最初供祀在羊头山上神农城内的祖庙里,即始祖炎帝临魁尊为黍王,二世炎帝承尊为麻衣王,三世炎帝明尊为苦荼王,四世炎帝宜尊为菽荅王,五世炎帝来尊为芒谷王,六世炎帝里尊为茭子王,七世炎帝节茎尊为牛王,八世炎帝罔榆尊为稻谷王。苦荼即茶,菽荅是豆类作物的总称,芒谷是大麦小麦的古名,茭子即高梁,学名称作稷。后来三世炎帝苦荼王又被尊为药王,别立药王庙祭祀,七世炎帝节茎因驯服野牛用于拉犁耕田,被尊为牛王也另立庙供奉,八世炎帝罔榆辗转到江汉以南,发展了以稻谷为主的江南农业,南人在酃县为其建起陵庙。于是,八位大王只剩下五位供在祖庙里,五位的发明又都是农作物,因此后人称为五谷王庙,简称五谷庙。再后来羊头山上的神农城和五谷庙颓废、破败了,元初为祭祀活动方便,人们就把山上的五谷庙徙建在庄里村的炎帝陵右侧,庙里只塑了一尊炎帝像,但人们仍习惯于称它为“五谷庙”。(本报记者 王婕 整理)


责任编辑: 常晓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