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发布时间: 2020-09-14 17:30:47 信息来源: 晋城在线

字号: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印

今年以来,高平市市委、市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决策部署,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切实保障生态安全,努力解决资源环境制约原有发展模式的难题,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以实际行动全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在第三热源厂施工现场,工人师傅们正在铆足劲加紧施工。挖土机、吊车、铲车、混凝土车、运输车等工程机械来回穿梭作业,一派大干快上的施工景象。该项目核心建设高温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和背压汽轮发电机组、一次管网及换热站。项目全部达产达效后,可满足米山工业园区、高铁新区、米山镇片区和河西镇片区400万平方米供热需求,年可处理煤矸石22万吨,消耗劣质煤10万吨,产生的灰渣可用于水泥拌料、建材原料和铺路底料,实现煤矿固废循环利用。工程还配套建设除尘、脱硫、脱硝等环保设施,替代原有小锅炉供热,可显著提高城市环境质量。

  为了打赢蓝天保卫战,高平市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以确保环境安全为底线,扎实推进各项污染防治,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回应老百姓的期盼。同时,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高标准保护,持续开展“五大行动、三年攻坚”,城乡共治,气水共治,工业源、农业源、生活源、移动源共治,立体性解决环保问题,以环保倒逼经济转型。一是“五管齐下”治“气”。针对“工业围城”“煤车进城”“点在老城”突出问题,统筹推进转型、治企、减煤、控车、降尘工作,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二是“三位一体”治“水”。坚持“六河”共治,源头防污、工程治污、管理控污,赵庄丹河断面水质达到二类标准,河西丹河断面水质稳定达标排放,近年来累计获得生态奖补资金3300万元。三是“综合治理”治“山”。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开展固废、危废专项整治,突出抓好煤矸石综合治理,做好采煤沉陷区、工矿废弃地等生态修复,土壤生态环境质量保持总体稳定。四是“百日攻坚”治“城”。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季、城乡环境大整治”暨百里丹河大清理,治六乱、整六道、拆围挡、除陋习、大清洗、大消杀,累计清理河道160.4公里、水沟215.2公里、垃圾48.8万吨、六乱4580余处,城乡环境明显改善。

  今年1—8月份,高平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5.05,在全省120个县(市、区)中排名第62,综合指数同比下降15.69%,同比改善率全省第47;优良天为162天,同比(133天)增加29天;重污染天1天,同比去年减少4天;六项污染物同比全部下降。(供稿:高平市信息中心  明全贵 张玲玲)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