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聚焦】办好“关键小事”补齐民生短板

发布时间: 2019-03-14 09:01:00 信息来源: 山西新闻网

字号: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印

  (据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03月14日)

  报告摘要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保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政策。要尽力为群众救急解困、雪中送炭,基本民生的底线要坚决兜牢。

  农厕关系亿万农民生活品质提升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因地制宜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厕所革命”、垃圾污水治理,建设美丽乡村。

  全国人大代表、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赵立欣说:“现在农民对自身健康和环境需求都有提高,但对厕所环境重要性认识还不够,一些人房子建得很漂亮,却对厕所改造不重视。有的认为厕所本来就是一个脏的地方,改不改无所谓;有的嫌麻烦,怕花钱;还有的改厕后运行不当,感觉不方便,不用了。一些基层干部甚至不知改厕政策。”

  今年春节期间,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对16个省的46个市、52个村的520家农户调研显示,主动愿意改厕的农户占85.7%;农户对改厕后的满意度为72.7%;农户主动参与改厕过程的占59.5%。

  事实上,农村“厕所革命”关系亿万农民群众生活品质的提升,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的一项重要任务。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是城乡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需要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具体工作来推进,补齐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

  “小小厕所,看似技术含量不高,但到底什么样的厕所能符合当地特点,农民用着方便、愿意用、还不贵,也不会造成环境污染,这可是个大学问。”赵立欣建议,首先,要加强科技支撑,提出适合不同地区的农村厕所适用技术,尽快制定标准。组织专家研究提出改厕技术模式清单及限制条件,研发成本低、使用方便、经济性好的农村户用厕所产品,以及协同处理技术。

  其次,完善工作机制,强化改厕质量监督与验收机制,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加强厕所粪污与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等有效衔接,推进农村厕所建、管、护一体化发展。

  第三,组织开展农村“厕所革命”公益宣传活动,通过防病、生活尊严、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健康教育,引导农民群众主动改厕。同时,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厕所建设及运行维护水平。

  重视乡村医生的培养和队伍建设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保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加强基层医护人员培养。

  全国人大代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液科主任杨林花认为,人才培养是健康中国的核心问题。要高度关注医疗人才培养,特别要重视乡村医生的培养和队伍建设。“乡村医生是农民群众真正的首诊医生,他们对疾病的认知水平,对病人后续治疗及健康宣教、疾病普查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杨林花认为,当前乡村医生医疗服务水平相对较低,成为保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短板。

  据调查,全国乡村医生有大约120万人,60岁以上的占60%~70%。“这些村医年纪越来越大,将会形成很大的村医队伍缺口,而现在学校毕业的医学生也不愿意到农村、特别是到偏远地区和山区当村医。”杨林花说,村医队伍断档的情况应该引起高度关注。

  杨林花建议,应通过各种方式为乡村医生提供学习机会,不断提高乡村医生的诊疗水平。同时,提高乡村医生的待遇和地位,让乡村医生没有后顾之忧,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稳定在岗乡村医生队伍。要为乡村卫生室配备基本的抢救用药以及基本医疗设备,如便携式心电图机、便携式除颤仪等,提高乡村医生对农村病人的院前急救和急症的处理能力和抢救成功率。此外,要在农村积极推广中医适宜技术。

  “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增加30元,一半用于大病保险”“实施癌症防治行动”“把高血压、糖尿病等门诊用药纳入医保报销”……杨林花手边阅读的政府工作报告上,涉及民生的部分画满了红线绿线,涉及医疗卫生的部分也都被圈点。

  她说,这些关系健康中国的关键小事,都写进报告里,让人振奋,把这些小事一件一件做好,健康中国就有美好的明天。

  城市建管要重“面子”,更要重“下水道里子”

  城市黑臭水体问题,百姓反映强烈,虽然近年来不断加大攻坚力度,但仍是宜居环境建设的难题。

  全国人大代表、太原市市政公共设施管理处第二道排养护管理所水道三组组长王润梅分析,黑臭水体存在原因在于:市政排水基础设施投入少、历史欠账多,雨污水混流;长效管理机制缺位,流域生态保护未形成体系;水生态修复技术在我国尚在起步阶段,有待进一步提高;公众参与的良好氛围还未形成等。

  城市建设管理不仅要重“面子”,更要重“里子”。王润梅建议,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加大雨污水管网分流改造力度,尽可能减少雨季生活污水进入雨水管网。研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大乱排乱放处罚力度,有效遏制污水任意排入城市排洪渠道现象。推广国内外最先进的水体修复技术。将黑臭水体治理纳入河长制、湖长制管理,形成长效机制。

  “报告既着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问题,也关注老百姓的操心事、烦心事,收入、消费、医疗、就业、教育、养老……桩桩件件关系民生福祉,这样一年接着一年干,更加美丽的城市、更加美好的生活,令人期待。”王润梅说。


责任编辑: 张娅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