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舞山水晋城 逐梦旅游名城

多元发展 合力冲刺中国新一线旅游城市

发布时间: 2019-06-14 14:11:00 信息来源: 晋城在线

字号: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印

  六月的晋城,盛夏时节,满城清凉。
  6月14日早晨六点,当载满山东游客的大巴车从市区凤台街开始驶向“太行至尊”王莽岭的时候,他们心情是激动的,也是急切的,因为一个多小时后,他们就能看到太行山最雄浑壮丽的美景,车缓缓启动…… 在距山东游客出发的三小时后,在晋城市司徒小镇景区内,人山人海,嘉宾云集,晋城市举办的首届旅游发展大会隆重举行。
  一城山水画卷,千年人文晋城。大会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总结了全市近年来特别是我市自2016年启动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以来的文化旅游发展成绩,分析研判当前我市发展全域旅游面临的形势和问题,与会人员对全市旅游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深入交流探索,为晋城这些年的文化旅游点赞加油,市委书记张志川、市长刘锋为晋城旅游代言,六个县(市、区)委书记分别就美丽城区、古韵泽州、大美高平、悠然阳城、清凉陵川、如画沁水,作了展示推介,一个个的景点,一个个的措施,一张张的名片,一件件的故事,如数家珍,大家共同叫亮叫响“晋善·晋美·晋城”城市品牌,为把晋城建成太行旅游名城、中国新一线旅游城市而行动,众志成城推动全域旅游发展新热潮。

  全域旅游 成果喜人
  近年来,我市把“全域旅游”作为旅游业发展的中长期战略来抓,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把文化旅游业作为转型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的要求,按照省委省政府做好“长城、黄河、太行”三篇旅游文章的战略部署,在产业定位方面坚持科学、客观、求实,使全市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与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合作,完成《晋城市全域旅游发展五年规划》编制,出台《晋城市太行古堡群保护条例》,编撰中英文版书籍《太行古堡》,高标准完成全域旅游顶层设计;积极推进全市16家旅游景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工作,全省排名靠前。加快实施全域旅游标准化建设,率先在全省提出并开工建设太行一号国家风景道,道路建成后,可串联王莽岭、珏山、皇城相府、历山为龙头的太行山水、太行古堡四大旅游景区、20余个旅游景点,形成四通八达、外畅内达、“快进慢游”的旅游公路网络;率先在全省开通晋城至郑州、焦作、长治城际公交,为两省三地之间加强全域旅游合作提供了坚实保障。连续三年荣获“全国厕所革命先进市”,开通县域内景区直通车和旅游公交,县道以上公路旅游标识标牌实现全覆盖,引导和鼓励能源类企业实施“地下转地上、黑色变绿色”发展战略,旅游产业资产投资规模达到约120亿元;率先开通山西晋城至宁夏银川两地对发大巴团,开启了旅游品牌共建、资源共享新篇章。通过大力开展全域旅游目的地营销,依托中原经济区和京津冀地区,多管齐下,构建立体式、辐射型宣传促销模式。作为全省唯一地级市代表城市,在央视《魅力中国城》参赛并摘得“十佳魅力城市”桂冠;全面启动太行古堡申遗工作,举办首届太行古堡国际论坛,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挖掘古堡旅游核心竞争力,探索新时代我市文化旅游发展新方向。大型实景剧《古堡!古堡!》在砥洎城火爆演出,这一系列连环“组合拳”打开了太行古堡走出山西、走向世界的大门。
  2018年,全市接待游客人次达到5000万,旅游总收入达到500亿,增速在20%以上。今年1-5月份,我市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251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20亿元,均增长24%以上,实现了连续的高位数增长。
 全域旅游 重大举措
  为加快全域旅游发展,把我市的旅游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我市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通过大战略、大手笔、大通道,真正的让晋城全域旅游活起来、动起来,飞起来。
  加快机场、高铁为龙头的立体交通体系建设。围绕构建内连外通的立体交通网络,实现快速通达,我市狠抓机场、高铁、高速路网建设。目前,太行山机场已经获得国家民航总局的批准,前期工作已经完成。太焦高铁正在加紧建设,明年年底即将通车。阳蟒高速加快建设,晋阳高速八车道拓宽改造工程已经开工,晋城到运城、安泽到沁水、壶关到云台山高速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在此之前,我市率先开通了晋城至郑州、焦作、长治、济源的跨省城际公交,今后还将逐步开通与周边其他城市的城际公交。我市大力实施市域公交一体化,市区到县城、县城到乡镇、乡镇到农村、市到3A以上景区全部实现公交出行。
  狠抓太行一号国家风景道建设及旅游基础设施完善。着眼尽快连通各主要景区,掀起太行一号国家风景道建设高潮,年内将完成投资15亿元,续建244公里,力争明年底全线完工。同时,依托太行一号国家风景道,合理布局、加快建设集散中心、停车场、旅游厕所、休闲驿站、房车营地等公共设施,构筑环太行山旅游景区循环圈。
  加快推进王莽岭开发和太行古堡群申遗。按照5A级景区标准,全面启动王莽岭景区基础设施提升,努力把锡崖沟打造成为“太行天堂”。积极与国内外大型旅游企业对接合作,有重点推进太行古堡密集区资源整合和开发利用,做好太行古堡申遗工作。选取50多处古村落、古民居开展民间认领保护活动,提升文物古建“活化利用”水平。按照“一县一大景区”的发展思路,加快推动皇城相府、珏山、历山、炎帝陵等大景区建设,力争用最短时间打造2--3个5A级景区。
  文化旅游节庆活动,助推旅游发展。先后成功举办了四届海峡两岸神农炎帝文化旅游招商系列活动,举办了五届山西(晋城)太行山文化旅游节。通过两个节庆活动的举办,海内外游客、台湾同胞、侨领侨商、各地企业家走进晋城、了解晋城、感受晋城,为晋城赢得了良好的口碑,更宣传推介了晋城。在中央电视台投放“晋善·晋美·晋城”城市旅游形象宣传片,开通北京康养旅游专列,参加央视“魅力中国城”竞演,顺利荣获“十佳魅力中国城”“最佳文化旅游目的地”“人民喜爱的历史文化旅游目的地”等多项荣誉。
  积极探索农林文旅康产业融合发展。抓住我市是山西唯一的农林文旅康产业融合发展整市推进试点的机遇,把农林文旅康产业融合发展与全域旅游结合起来,坚定不移实施“旅游+”融合战略。探索设立农林文旅康产业融合发展基金,持续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首批6个乡镇、12个村试点取得成功经验,即将全面推开。近期,我市的上党梆子《太行娘亲》,捧回了文华大奖提名剧目和文华表演奖;国内首部大型古堡实景剧《古堡!古堡!》,为太行古堡申遗做了最生动的宣传。因为《太行娘亲》,“晋善”有了形象代言人;因为《古堡!古堡!》,“晋美”有了推广标识物。两部文旅融合的精品剧目,实现了文化与旅游、艺术与市场的紧密结合。农林文旅康产业融合发展不仅为晋城全域旅游探索出了一条新路,更拓宽了晋城的旅游发展之路。
  全力抓好老城改造和新区建设。下大力气打造城市会客厅。投资100个亿,对两平方公里的老城区进行更新与保护;争取棚户区改造资金3年300亿,带动社会资本投资1000-1500亿,对主城区棚户区进行全面改造;投资150亿元,加快丹河新城金村新区建设,规划面积42平方公里,未来居住20万人。以上城市重点工程的实施和推进,将对晋城的城市面貌和城市品位有一个质的提升,同时涉及全域旅游的餐饮住宿、休闲娱乐、购物体验等服务业配套,将更加完善、更加齐全,必将能更好满足全国各地游客的多样化需求。
  全域旅游 多点发力
  全域旅游是一项一把手工程,创建的主体是县域,在全市推进全域旅游的过程中,各(县市)区围绕全市旅游发展中心,多点发力,各具特色。
  美丽城区:主城区多点支撑,打造“晋城旅游大本营”。司徒小镇从“开心农场”起步,先后建成三大山西民俗体验馆、三条文化特色街区,形成集农业观光、特色餐饮、休闲娱乐、体验教育、文化创意等为一体的多功能全域旅游产业链,近三年旅游年接待量突破250万人次。景熙城市海景水上乐园、牛山欢乐谷等休闲娱乐旅游景点开始发力,洞头、南掩等特色乡村旅游处处皆景;润泽农林园、摩登农庄等农旅一体化发展营造乡村休闲大本营。目前,城区已初步形成集吃、住、行、游、购、娱多功能于一体,多点支撑、协同推进的全域旅游发展新局面。
  古韵泽州:泽州县电视竞演挖掘出“乡镇旅游特色”。着力打造古韵泽州·全域旅游品牌,完善基础设施,创新营销渠道,加大引资力度,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势头良好。紧随阳城被列入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连续三年举办的《谁不说俺泽州好》电视竞演,让17个乡镇犹如17朵鲜花竞相开放,逐步形成了全域旅游的大空间布局,古韵泽州的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显著提升。
  大美高平:高平市全力叫响炎帝文化旅游品牌。以资源为依托,以文化为引领,以项目为抓手,构建出“一个龙头、一张王牌、六个旅游集聚区”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特别是连续四届成功举办“问祖炎帝 寻根高平”海峡两岸神农炎帝经贸文化旅游招商系列活动,海内外影响力空前。炎帝陵景区接连被授予“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神农炎帝文化研究基地”等荣誉。
  悠然阳城:阳城县创建“全域旅旅游示范区”排名全省第一,按照“全域整合、全景打造、全业融合、全民参与”的发展思路,阳城县充分发挥皇城相府的龙头带动作用,全面打造北、中、南三区联动、整体推进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种农田”变为“卖风光”,“美丽风景”变身“美丽经济”,叫响叫亮了“悠然阳城”。2016年2月,国家旅游局公布首批262家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阳城县成功入选并排名全省第一。
  清凉陵川:陵川县抢抓机遇全力打造“太行天堂”。抢抓全省锻造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块重大战略机遇,陵川坚持把王莽岭景区体制机制改革和整治提升作为全县转型发展的头等大事,积极推进景区人员转隶、清产核资、体制转轨等工作,引进山西文旅集团托管运营,高起点完成景区提升的规划编制和专家评审,全力构建“全域旅游、全景陵川”大格局。按照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骆惠宁把锡崖沟打造成“太行天堂”的要求,陵川全力围绕“太行至尊、绝景天下”的主题定位,构建特色产品体系,力争到2020年,成为全省太行旅游板块的龙头景区。
  如画沁水:沁水大手笔勾勒“千年古县·如画沁水”。沁水县从深厚的人文、自然资源优势出发,持续扩大旅游业态布局,不断加强旅游营销推介,大力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林文旅康一体化建设步伐,努力使沁水的山水古堡活起来、节庆活动燃起来、创意产品热起来、文旅品牌树起来。连续三年举办赵树理文化旅游嘉年华,以节庆活动为载体,串联整合县域文化旅游资源,坚持不懈,久久为功,持续叫响擦亮“千年古县如画沁水”品牌,让文化旅游产业真正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
  全域旅游 真金白银  
  为鼓励全域旅游发展,我市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真金白银,本地企业、外来企业一视同仁。
  一是产业支持方面。我市把发展全域旅游作为全市的支柱性产业来打造,作为我市构建“两只翅膀腾飞、三足鼎立支撑”高质量转型格局的“一足”来培育。先后制定出台了全域旅游发展五年规划、农林文旅康产业融合发展试点意见、加快全域旅游发展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探索建立晋城市文旅集团和晋城市旅游产业基金投融资平台;加大旅游企业税收减免政策;支持企业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投资、建设、运营旅游项目;建立旅游行业和从业人员信用评价机制,逐步构建支持全域旅游产业发展的制度体系。
  二是资金扶持方面。加大政府财政投入,整合农业、林业、文化旅游等部门资金,成立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子基金,重点扶持全域旅游项目,对市级以上旅游投资优选项目优先安排政府贷款贴息。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对全市景区标准化建设、特色乡村旅游、旅游商品示范企业进行奖补,引导旅游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加大金融机构对全域旅游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凡参与信用互助的小微旅游企业,无需担保就可获得100万元以下贷款。
  三是项目落地方面。强化用地保障,在农村新增用地指标中拿出一定比例用于发展旅游项目,对重点旅游项目,优先保障土地供应。加强资金支持,对投资额在2000万和5000万以上的新开发旅游项目,分别奖励企业50万元、200万元;对新建的文化体验、文化度假区,给予一次性100-500万元奖励;对投资500万元以上的智慧旅游服务项目,给予10-50万元补助;对成功创建3星、4星、5星级的旅游饭店,分别奖励10万元、20万元、50万元。实施“人才强旅”战略,对高层次人才自带自主知识产权来我市创办文化旅游企业的,最高给予200万元奖励;对旅游企业与高校共建人才教育基地,成效显著的,给予最高10万元补贴。
  四是游客优惠方面。启动晋城旅游惠民季活动,与周边地市推出互惠政策,实现主客共享。中原城市群及周边300公里范围内的城市居民凭有效身份证,享受景区门票挂牌价5折优惠。奖励旅行社组织境内外游客来晋城旅游,旅行社在旅游淡季组织专列、大巴旅游团游晋城的,在原有标准基础上增加奖励20%,奖励总额上不封顶。
  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面对新时代、新起点、新任务,晋城市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省委书记骆惠宁在晋城调研时的要求和一县一大景区的发展思路,统筹推进“五大产业布局”,着力推动旅游业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从封闭的旅游自循环向开放的“旅游+”转变,从单一景点景区建设向综合目的地服务转变,把晋城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新一线旅游城市。(撰稿:田飞)

责任编辑: 赵立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