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人为乐暖心田

发布时间: 2018-11-15 15:33:00 信息来源: 晋城在线

字号: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印

陈芳常说“我奉献我快乐,帮助别人才能温暖社会”

  乐善好施,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俗话说的好“送人玫瑰,手有余香”。2003年时,在北义城镇计生站工作的陈芳,在一次下乡途中,偶然发现了两个流落在村头巷尾的小女孩儿妮妮和路路。得知这两个女孩都是个孤儿,本该上学的孩子却辍学在家,陈芳一下子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想起了儿时村里的小伙伴们,他们大多都是读了几年书就辍学了,后来再也没有走进学校,她情不自禁心底发酸,就想“帮一把”她们。

  陈芳很快找到孩子家里,做通了老人们的思想工作,又为孩子们购置了生活和学习用品,让他们重新回到了学校。那个时候,陈芳的工资是每月390元,一个孩子每年上学的费用需要300多元。“每年拿出一部分工资,就能负担她们一年的学习和生活费用,虽然不轻松,但还能接受。”陈芳没有过多考虑就做了决定。

  这个“帮一把”,说难也不是很难,但要坚持下来,却也相当不容易。一晃10多年过去了,妮妮先是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晋城一中,2014年,又考入了常州大学,大家都非常高兴,但第一学期的费用就需要9000元,一下子又成了难题。怎么办?此时的陈芳家里,上有瘫痪多年的老母亲,下有还未懂事的孩子,经济状况可想而知。但她没有放弃,开始积极奔走,呼吁社会力量来帮助孩子完成学业。当新华线缆厂负责人韩亚峰得知妮妮的处境后,专门为她举行了小型的捐助仪式,资助了5000元;温州商会的陈石头会长捐助了5000元,一位不愿留名的爱心人士,又送来了一台电脑和1000元现金,还有许多人也都伸出了援手,最终解决了妮妮上大学的难题。在这个过程中,陈芳一次次的感动了周围的人,同时也被他们所感动着。今年,妮妮已经大学毕业并且参加了工作。

  陈芳总说年幼的经历,让她把帮助别人当成了习惯。1978年,陈芳出生在只有11户人家的小山村,人们生活清苦,但友爱和睦,亲如一家。孩子们在山上摘到了果子,一定要和别的小朋友分着吃,大人们偶尔抓到了野兔、野猪之类的猎物,一定要把肉拿出来和全村人分享,在那样的生活环境里,助人和互助是人的自然本能。所以后来碰到妮妮她们,她的毫不犹豫其实是她本真的自然体现。陈芳,以其微薄之力帮助一个淳朴上进的农村孩子得到了享受社会公平的机会。

  生活中的陈芳,也是一个热心肠的人。2005年,她加入了晋城市红十字会志愿者服务队,经常利用闲暇时间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开展应急救援知识培训、义卖、义演等活动,同时还成为了一名应急救援培训师,社区、学校、人员密集的各类场合,到处都是他们的阵地。在她的影响下,有许多朋友也纷纷当起了红十字志愿者。“我一直觉得朋友之间,都有相同的磁场、相同的价值观,会相互影响,陈芳和我是这么多年的朋友,她有一种信念感,人心向善的信念感,也深深影响着我”,每当提起陈芳,她的朋友张雁冰都会这样说。

陈芳经常下乡入户走访,为老百姓的事奔走呼吁。

  2016年,陈芳当选为晋城市七届人大代表,她更是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为基层百姓的事情奔波呼吁。她最感动的一件事,就是自己提的一条建议被政府采纳,帮助金村镇铺头村至贺洼村一带10多个村子通了公交车,解决了4000多口人出行难的问题。

  陈芳在一次下乡途经泽州县铺头村附近时,碰到泽州县金村镇贺洼村的老乡在路边拦车想进城,在车上聊天中陈芳了解到:大山深处的贺洼村距市区也就20公里,离铺头村8公里,途径铺头村的18路公交车,每40分钟发一趟,可是贺洼村及其它5个行政村却还没有通公交。为了帮助这几个村协调乡村公交,陈芳多次往返于这里的几个山村和交通部门之间。4月1日通车那天,沿路村子里的男女老少都来到了村口,贴上了标语、放起了鞭炮,一些年龄大了的老百姓更是高呼起了“共产党好啊!” ……此时的陈芳坐在首班公交车上默默地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陈芳助人为乐的故事,说起来真是太多太多了。她总说自己就是爱管闲事,当捡到别人的手机失主要答谢她时、当为吃饭忘带钱的老人付费老人要打电话让孩子送钱时、当搭车的行人及要给她付钱时……她总是说:“帮助别人是一种快乐,还有什么比面对信任和笑脸更让人愉悦的呢?我做的只是一件又一件的简单的小事,用做好事的方式,带动一片人,温暖一座城,我觉得很幸福。”

  捐资助学、助人为乐,她用点滴善行汇就社会美德,让我们领略了一座城市的美德风采。(撰稿:宋鹏鹏)


责任编辑: 窦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