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2月4日是第十个国家宪法日。12月1日至7日是第六个“宪法宣传周”,主题是“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今年以来,市财政局认真贯彻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紧紧围绕财政重点工作,把法治财政建设放在财政工作的重要位置,不断规范财政行政行为和理财行为,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提高行政效能,保障各项法律、法规和条例制度的正确实施。同时以全员学法推进全员守法,以严格执法促进公平公正,以法治推进财政各项工作规范开展,为晋城市高质量发展贡献财政力量。
(一)落实主体责任,厚植依法理财的文化“底蕴”
制定出台“15+1”制度体系(即15项制度办法+1个清单),明晰财政干部特别是“关键少数”领导干部推进法治建设和学法用法的目标责任。定期召开党组(扩大)会研究财政法治建设、听取法治工作汇报,定期组织专题学法。推进局领导班子按照职责分工抓好各自领域的财政法治建设工作,并将履职情况列入年终考核内容。多措并举加强普法教育宣传,组织举办财政法治工作培训班普法学法考法,拍摄制作财政普法微视频,及时、准确、全面公开财政政务信息,预决算公开覆盖面达100%。
(二)加强制度建设,打好依法理财的决策执行“底色”
深化制度废改立释。按照于法周延、于事简便及“谁制定谁清理”的原则,开展制度的“废、改、立、行”工作。对以前年度的170余项制度进行清理,以建立财政落实“两个维护、大事要事保障、内转外不转服务”三个机制为主干,构建“财政服务”“财政治理”两大制度体系。重塑内部控制体系。紧盯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和机关运转等财政治理重点业务领域和关键环节,分析查找涉及业务和廉政的122个风险点,针对性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确保决策执行和业务运转都有章可循,做到运行规范、治理有序,切实把财政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确保工作流程更加顺畅、财政治理更加严谨、财政服务更加高效,形成可执行、可监督、可检查、可问责的制度治理体系。
(三)深化财会监督,鼓足依法理财的攻坚克难“底气”
注重主动靠前监督。坚持问题导向,依法强化监管,针对发现问题苗头将监督关口前移,推动部门内控自查、部门专项检查走深走实、扩容提质。今年重点组织开展了盘活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政策落实情况专项核查和部门预算管理专项监督。注重监督实效。树牢“发现不了问题是失职,发现问题不报告是渎职”的意识,在对市本级4个单位专项检查中共发现问题77个,涉及金额达60937.74万元,推动财会监督取得初步成效。注重问题整改。针对审计、监管问题屡审屡犯的现象,实施一周一通报,一周一调度,督促相关部门举一反三抓整改。注重理财实效。今年以来,依法加强财源培育,提升财政资金管理使用成效,在市本级有限的财力中,用于支持产业发展19.4068亿元,同比增长122.21%,支持就业支出1.5361亿元,同比增长6.99%,支持涉农资金30.7310亿元,同比增长29.11%,支持政法资金9.3015亿元,同比增长占11.48 %,持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梁二龙)